-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偶人戏的历史探源与当代发展
湖南戏剧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木偶皮影戏是湖湘文化在艺术上的形象展示。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留存,经历了从繁荣到没落到振兴这样一个过程。随着湖南木偶皮影戏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的变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的文化娱乐丰富多彩,电影、电视、电脑等传媒艺术不断冲击着木偶皮影戏这种“小儿科”艺术,木偶皮影戏何去何从?只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湖南木偶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它具有艺术发生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都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湖南木偶皮影戏的源与流
“湖湘文化”至今都没有一个精确的概念来界定,但是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丰富。从广义上讲,湖湘文化是指自古以来陆续生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乃至物质文化的总和(万里:《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影响下的精英人物》,《湖湘学术与文化研究》 第293页-295页)。
作为湖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湖南木偶、皮影戏在全省分布广泛,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千年地域文化的浸淫,已经产生较强的地方性,它的形成与民间的祭祀活动,特别是傩愿戏密切相关。戏曲专家称目连戏是“百戏之祖”,或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其实,木偶皮影较之目连戏一点都不显得“年轻”。
湖南木偶戏,起源于汉,最早见于史籍是《旧唐书?崔慎由传》中记载:唐咸通六年(865),桂州戍边官兵起事,经湖南“每将过郡县,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湖南木偶戏至清代已甚为兴盛。清同治八年(1869)《溆浦县志》中,载有清嘉庆辛酉(1801年)科举人邓大猷的《竹枝词》:“梨园弟子不知耕,一担傀儡随处行,但过重阳风雨后,村村演剧赛秋成。”清代,杖头木偶依据演唱的戏曲声腔被划分为五大流派:祁阳派,唱祁剧,表演粗犷朴实;溆浦派,唱辰河戏,表演豪放;衡山派,唱衡阳湘剧,表演细腻;常德派,唱常德汉剧,表演具有乡土气息;长沙派,以唱长沙湘剧为主。各派均有自己技艺高超的艺人。然而,木偶戏传承至现代,班社数量巨减,鲜有演出。为了改变现状,一些地方,花鼓戏音乐和新创音乐,也已进入木偶戏的演出。1956年,湖南省木偶皮影剧团成立以后,湖南木偶戏在艺术上更有变革。
皮影戏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艺术,湖南旧时称“灯戏”、“影子戏”或“灯影戏”。皮影戏,是光和影的艺术,它是城市乡村夜生活的产物。湖南皮影戏的历史可考证,至晚可推溯到明末清初时期,“于没有确切材料,我们以为湖南影戏形成时间的上限暂难拟订,但其下限不会晚于1855年”( 李跃忠,《湖南影戏形成时间略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有史料可证明湖南影戏的历史至晚可以推溯到明末清初时期。湖南皮影戏主要流行于湖南长沙市和衡阳市两地区,波及益阳、常德、湘潭等地。现尚存于长沙、衡阳等地。抗战时期,田汉曾组织皮影戏艺人参加抗日救亡宣传。至解放前夕,长沙望城县全境各乡遍布皮影戏班,共计约100余个,良好的艺术氛围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皮影艺术家。
二、湖南木偶皮影戏在当代社会的失落
如前所述,比起其他任何剧种,木偶皮影戏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都显得尤为重要,个中原因似乎很复杂,却又十分简单,但最直接的还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娱乐丰富多彩,电影、电视、电脑等传媒艺术不断冲击着像木偶皮影这种“小儿科”艺术,如果是停滞不前,随时都有萎缩、消亡之危险。木偶皮影戏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湖南杖头木偶皮影戏的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已见端倪。
1、湖南木偶皮影戏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众多的木偶流派、班社、剧目均已消失。1993年,湖南怀化戏剧理论家李怀荪偶遇一次辰河木偶戏《香山》的演出,他对其进行了全程考察,从那一案例来看:木偶戏的演出是依托祭祀活动展开的,民间的戏剧赖以生存的基础,并非源于审美的需求,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前者,依托于市场;后者,存在于祭祀。民间的戏剧赖以生存的基础被动摇,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衰退阶段(孙文辉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岳麓书社,2009年,第292页-294页)。如属于湖南木偶五大派系的祁阳派在民国时期,有半职业、职业木偶剧团108个,艺人500余人;著名艺人有刘光奎、王连生、唐耀、刘玉生等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祁阳“仁和班”被邵阳文工团接走,成立邵阳木偶剧团。1956年,邵阳木偶剧团与长沙皮影剧团合并,成立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1961年,祁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建筑工程劳动量定额、时间定额和主要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pptx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docx VIP
- (46)--6.2.6 季胺碱的生成与霍夫曼消除反应.ppt
- 申瓯SOB-V600矢量变频器说明书.pdf
- (二模)石家庄市202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数学试题卷(含标准答案).pdf
- TGDSS002-2018不锈钢管及双卡压式管件.pdf
- 电子邮件地址注册-邮件守门员.PDF VIP
- 2025年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