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令人赞叹的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山水画(上)
自宋元以后,中国绘画三大门类:山水、花鸟、人物,其中以山水画最为发达,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特别是到了清代以后,山水画的发展更令人赞叹。其流派之多,真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可以说,中国绘画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山水画技法和流派,在清代都有自己的继承者:如自明代中期就沉寂多年的界画山水,在清代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像袁江、袁耀这样的大家。我认为清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顺治到乾隆时期,这是清代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期以四王和四僧为代表,此外,还有以龚半千为代表的金陵画派;以萧云从、程遂、梅清为代表的新安画派;以罗牧为代表的江西画;以蓝英为代表的武林画派;而王铎、傅山的山水画直从书法推画法独具风韵。为什么这个时期清代山水画的派别如此众多?其风格差异如此之大?原因很多,但最为主要的是清代初期的文字狱尚没有开始,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出来。在画风的选择和表达上也就各近其性,根据自己的师承和气质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第二阶段是自乾隆至咸丰时期,是清代山水画的停滞期。这个时期四王的画风弥漫了整个画坛,具有自我风格和独创性的画家不多。第三阶段是咸丰至宣统时期,是清代绘画的复兴期。这个时期四王的画风开始受到怀疑和责难,而作为非主流画派的石涛、龚半千等人的绘画风格开始受到重视。包世臣和何绍基等人将金石碑版的笔法引入画中,所以黄宾虹对这个时期的画风极为推崇。
清代的山水画是对魏晋以来山水画发展的一个全面总结,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纵观20世纪山水画的大师们,无一不是从清代的山水画家身上汲取丰富“营养”,来哺育自己的。如:张大千、傅抱石、刘海粟、齐白石、潘天寿、黄秋园等都以石涛的画风作为自己的原创风格,而吴湖帆、冯超然、陆俨少则在四王画风的基础上后来居上,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古人的新路来。再如,黄宾虹从新安画派的弘仁、萧云从的绘画中吸取精华,又长期深入到自然山水中,最终形成了浑厚华滋的风格,被傅雷先生认为是国际一流的美术巨匠。在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四万多件历代书画作品中,数量最多也最成体系的是清代书画作品,特别是四王吴恽、四僧和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在全国各家博物馆中是名列前茅的。通过这些作品是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清代山水画发展的总体面貌,现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绍如下:
四僧和金陵画派的作品简介
弘仁(1610-1663年)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明亡之后出家为僧,名弘任,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人称梅花古衲。长期居住在黄山一带,54岁时圆寂于此。被后人推为清初的四大画僧之一。《天都峰图》为其51岁时的作品,画家用长线条来勾勒黄山的峭拔,笔墨精严高简,伟峻奇妙,为他存世的代表作之一。很多人认为他的绘画是直接取法于倪云林的,但是我们将他的作品和倪的画比较一下,会发现在画面的构图上,倪基本上是用一河两岸的老套路,而弘仁则多以紧密峭拔的山峦环抱为主,这件作品就是明证。在线条的质量上,弘仁山水画的外轮廓线也比倪云林要来得更加清晰明确。
石涛(1641-约1724年)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的后裔,明亡之后出家,法名道极,又作原极,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苦瓜和尚、清湘老人等。他的山水、花卉、人物无一不精。对清代后期及近现代的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狂壑晴岚图》是我院所藏的石涛山水画名迹。是画在生宣纸上面的,所以显得水墨淋漓极为生动。石涛作画笔用八面神出鬼没,用墨则是枯湿浓淡别具一格。这件作品的主景是一株松树掩映着古屋高士,旁边是清泉淙淙枯木纵横。中间的景色是群山和飞瀑,石涛先用墨笔勾染再施以花青点染,笔墨色之间彼此互融,达到和谐统一。画的左上端有他作的长诗,充分表达出他在创作时的激动心情。押角章是著名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章。通观全画诗书画印四美皆备,这在同时代的画家中的确不多见。
龚贤(1599-1698年)字半千,号半亩、柴丈人。江苏昆山人。流寓南京和扬州等地。性格孤僻,善写诗并对唐诗很有研究。他的山水一变古法,用墨浓厚自成风格,著有《画诀》、《香草堂集》。其艺术成就为金陵八家之首。《夏山过雨图》是龚贤描绘雨后江南风景的佳作。他的山水画的风格分为白龚和黑龚两种,此幅属于黑龚;画家在用墨线勾画出山的外轮廓后,再用墨点多次渲染层层推进,准确地将江南山水草木朦胧其上的感觉真实地表达了出来。特别是在中景的山坡上,勾画了一座白色的房屋,空灵飘渺如一烛之光让通体皆明,在黑白的对比之中,让我们进入了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樊圻(1616--?年)字会公,更字洽公,江宁人(今江苏南京人),善画山水、花鸟、人物。其山水师法于宋代的赵令襄、刘松年而自成风格,为金陵八家之一。樊圻是位典型的职业画家,他的画风细密严谨,在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