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赞叹的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山水画(中).docVIP

令人赞叹的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山水画(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令人赞叹的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山水画(中)      四王吴恽作品的艺术特色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明代相国王锡爵之孙,曾在崇祯年间任官,入清后不仕。早年受到董其昌、陈继儒的指导和熏陶,学习元代四家的山水,后又上追两宋诸家,为四王之首。著有《西田集》、《西庐画跋》。他上继承董其昌的画风,下开启了娄东、虞山两派。有的评论家认为他在四王中的风格是最不明显的,成就也不高。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公道的。王时敏早年受到董其昌的影响,但董的画在技法体系上并不完备。而王时敏则对宋元以来的各家代表作都潜心体会,其传世的《仿宋元山水册》水平极高,特别是其中仿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的一开可谓惟妙惟肖,因为有董其昌的题跋,至今还有人认为是董的作品(李霖灿《中国绘画史稿》)。因此可见,他的技法是优于董的。王晚年的许多作品都会写上摹黄公望之语,我院所藏的《仿大痴山水图》是他此类作品的代表作。但我们如果将黄的作品和他的作品进行对比的话,其中不同点是非常明显的。以这件作品为例,山石的钩皴,用的是黄公望经常用的长披麻皴。然而在画面的构成上,却比黄的作品要复杂曲折得多,让人在初看之时有眼花缭乱之感。为什么会这样?谢稚柳先生作了很好的回答:“王时敏的山水是宋人的结构与元人的笔墨相结合的产物,用这种观点来看此画便能得此中三味矣。”(《鉴余杂稿》)这件作品中,既有可以发展成为精工细密的虞山派的可塑性,又包含了可以发展成为以笔墨见长的娄东派的可塑性。正是因为他的画中有这么多的可转换性,才为后面二王开辟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对此我们是不能不为他表表功的。   王鉴(1598-1677年)字圆照、元照,号湘碧,自称染香主,江苏太仓人。因做过廉州府的知府,被称为王廉州。与王时敏在师友之间,善画山水,是四王中承先启后的人物。他最早发现了王石谷的绘画天才。王鉴的山水画功力深厚,技法全面,他的作品无论是大青绿还是纯水墨,都给人以不温不火、周到细密的感觉。《溪色棹声》图充分体现出他的这一特点,从山石到水纹都描绘得有形有态,不失笔墨的韵味。同王时敏相比,他的画风更接近于职业画家,为王石谷奠定了基础。   王(1632-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自称剑门樵客、清辉老人等。其山水画源于家学,后受到王鉴和王时敏的指导。他学习古人的范围较广,从元四家到宋人的大青绿山水他都有所涉猎。在四王中,王石谷是个真正的职业画家,而其他三位都有为官经历。他之所以在画坛被推为画圣,主要是因为他的画艺。当然这也和他主持绘制了《康熙南巡图》有一定的关系。他的山水画在四王中技法最为全面。同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不同,他的画无一不是精心构思,恭笔为之。这里给大家介绍的《层峦秋霁图》,就是他学习元人山水画的代表作。   杨晋(1644-1728年)字子鹤,号西亭,常熟人。师从王石谷,虞山画派的名家。石谷画中的牛羊多为他补写完成的,曾同王一起为康熙绘制《康熙南巡图》。他的画路极宽,山水画与其师风格极为相近,但用笔较刻露是其弊病。《仿赵大年笔意图》是他学习宋人的一件作品。      王原祁(1642-1715年)王时敏之孙,字茂京、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其山水师法于元代的黄公望,创立了娄东派,曾任《佩文斋书画谱》总裁,著有《雨窗漫笔》。对他的山水画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他是四王中间最差的;另一种认为他是四王中最好的,有的学者甚至推崇他是中国的塞尚,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也认为他是中国的印象派,毕生崇敬之。我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在四王的画风中,他的特点最鲜明。他学习元人的作品不只学其形,而且是融会贯通,将其变化成自己的东西;他的画无论是学谁都是用自己的笔墨形式。以这件《仿子久笔》为例,他的用笔有干裂秋风的味道,枯涩而不浮薄;他的墨法也是枯中求润,不似凡手笔笔水臃肿不堪。正如他所说:“吾之笔底有金刚杵”。树石的造型也不同于黄公望。王原祁的画正是以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而成为一代宗师的。   王昱,字曰初,号东庄,太仓人,大约卒于雍正中,年七十余。他是王原祁的族弟,并师从王原祁学习山水画。他的画以王原祁画风为主,并具宋元诸家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著有《东庄论画》。《夏山晴暖》是他的一件比较工细的作品。画面上山峦虽然重重复复,但整体上看起来仍有条不紊,极为老到。   张宗苍(1686-1756年)字默存,号篁村,自号太湖渔人,吴县(今苏州)人。山水出于黄鼎门下,曾经在乾隆南巡之时献画册,后入皇家画院。他的作品出自王原祁,但用笔的老辣和构图的茂密都超出时流,被乾隆称赞为“学王无刻划,似米不模糊”。《富春山居》是他模仿黄公望同题的作品,确为一代名家。      恽寿平(1633-1690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