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电影与音乐的联姻
[摘要]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从默片时代的乐队现场演奏、有声片出现后的电影与音乐的正式联姻,首尔不再是电影的辅助表达手段,而成为构成电影内在叙事的有机元素,音乐所能表达的却超越了其他一切抽象与形象的表达方式。电影与音乐的联姻,使电影音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亦从“声画关系”的不同视点中,在创作实践中得以印证。
[关键词]电影音乐;声画同步;声画分离
电影音乐是一门新兴的音乐艺术,也是一个交叉边缘领域,在电影这种现代综合艺术中,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在音乐创作中,它又占有特殊地位。由于音乐融入了电影,它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它要体现电影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因此,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对电影音乐性质的认识,始终无法回避。
电影音乐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电影创作的音乐和歌曲。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作为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音乐进入电影领域本质并未发生变化,其要素仍是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等基本形式,但电影音乐的艺术构思、结构和音乐形象的体现,都受制于电影的艺术构思、结构和画面视觉形象,同时也与电影语言、音响效果不无关系。
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起,音乐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本身是没有声音的,默片时代的影院经营者雇佣乐队在现场演奏,以达到烘托气氛,渲染情节的作用。此后,影院经营者将表现不同情绪内容的音乐,如悲伤、滑稽、抒情音乐等事先录制在唱盘上,然后根据画面剧情的需要,现场播放唱盘音乐,这就是电影音乐的雏形,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配乐方式相当粗陋和随意,更遑论其艺术效果。此时音乐并不是电影本身的构成元素,而是电影演出的陪衬,它主要的职能是使观众在心理上适应银幕上流动的画面,并增强其感染力。在电影的初期阶段,音乐只是一个点缀,它只是为消除人们观看默片的不适而存在,营造了一个感性的观影环境,其后,就有了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但这些还都是影片放映时的伴奏音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音乐。1908年,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为《谋杀居伊兹伯爵》创作音乐,成为专门为电影创作音乐的发端。
有声片的出现,使音乐成为电影最令人趣味盎然的一个方面,并出现了专门的电影音乐人,为电影进行配乐。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的上映,标志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同时也标志着电影与音乐的紧密联姻。“声画合一:技术的出现,使得音乐与电影密不可分,各种风格的音乐纷纷在大银幕上亮相,优秀的电影音乐也层出不穷,同时,电影音乐家们也不再满足于让电影音乐仅仅作为画面之外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要成为参与电影本身叙事、抒情的有机元素。同时也必须承认,此时的电影音乐效果不甚理想。在早期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宾虚传》中,李斯特《序曲》一度泛滥出现,使得电影在滔滔声浪中效果大打折扣,音乐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价值与功能。
在历史短暂的电影艺术中,音乐大多处在配角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电影一开始只是作为纯粹的视觉艺术而诞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在一些艺术性很强的电影文本中,各种艺术作为辅助手段为视觉艺术服务的追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功能的出现,音乐的常见手法已成了电影创作的固有模式,例如重复、排比、意境刻画等等,这是电影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色彩、线条、影调等造型元素,各种非理性表现的探索,意识流的捕捉,电影自身功能的发展深入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和表达效果,电影音乐的表现功能亦有加强。
在电影这个有机体内部,“声画关系”的问题一直颇有争议,“声画同步”和“声画分离”是关于“声画关系”的问题的两种主要观点。“声画同步”是指画面中的视像和音乐同时呈出并且同时消失,情绪节奏含义基本吻合;“声画分离”则是指画面中的音乐与形象不同步、互相剥离,音乐以画外音形式出现,既与画面的蒙太奇组接,以完美的相互配合、同时又有其自身独立的美学品格,即利用声音参与形象创造。前者的观念中音乐仍然是作为画面的附庸出现的与默片时代影院老板即兴放映的唱片并无本质区别;后者虽然将音乐从依附形象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但仍然是从画面角度来认识音乐,没有触及音乐的本质。这两种观点丰富了电影与音乐相结合的自身表达。
电影《钢琴课》中有一幕经典场景,母女俩在离开海边的时候,回头眺望那架沙滩上的钢琴,大远景俯摄的镜头处理使得钢琴在画面中几乎成了一个小黑点。此时,悠扬婉转的钢琴声响起,开阔空旷的画面给电影音乐留出了足够的情绪空间。母女俩对钢琴依恋的情感被无边的钢琴音乐外化、渲染得淋漓尽致,1990年的《教父》的结尾,美好优雅的歌剧音乐与野蛮血腥的黑帮火拼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声画对位关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