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此至宝存岂多
自从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成为封建帝王治国以及文人通向仕途的必读之书。为了保证神圣的儒家经书在传抄的过程中不出现讹误,古代封建王朝先后7次刊刻太学石经,肇始者,即东汉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因始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年)而得名,8年后的光和六年(183年)方大功告成。当时刻了《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7经,凡46石。碑约高196厘米,碑座高35厘米,碑宽97厘米。每碑行数35~38行,每行73或74字。熹平石经建成于洛阳太学后,史书记载,学子竞相前往观看、摹写的车乘“填塞街陌”,一天即有1000多辆。想20年前,西安、洛阳这样的城市堵车亦属新鲜之事,遑论2000年之前,其盛况可见非同一般。这一方面是因为此乃前无古人之举,另一方面是因为倡导刻经并主持书写的是当时的学界领袖、书坛泰斗蔡邕。
蔡邕(132~192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他通经史,善辞赋,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梁武帝萧衍(503~548年在位)叹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近人范文澜(1893~1969年)在他的《中国通史简编》中肯定蔡邕写《熹平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蔡邕隶书作为东汉官方书法的标准书体,范氏评价并不为过。而且蔡邕还是书法史上第一位书法理论家。
可惜熹平石经生不逢时,历经天灾人祸,问世仅400年就被完全毁坏。唐代人们开始注意其残石之收集时,石经原石已是十不存一了。此后,有在宋代、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73年和1980年诸次较大发现,约汇集残石9000余字。其中以第二次发现最多,包括现存最大的有624字的《熹平石经?春秋残石》(现藏台湾历史博物馆)和下面将提到的《周易残石》。此次发现源干徐森玉和马衡二位前辈。近人柯昌泗《语石异同评》记载:“民国之初,辛壬癸亥间(192l~1924年)洛阳金村镇汉太学旧址地中所出残石中,杂石经不少,吴兴徐森玉鸿宝、鄞县马叔平衡游洛见之,识为石经。随时购归分藏之,拓以传世,于是洛人始知为石经。”蔡邕书法如此高妙,后人终因石经复出而得见。故当时出土石经十分抢手,随出随卖,曾致每字3块银元。此批残石主要为徐森玉、马衡、文素松、陶兰泉、于右任、白竖、潢川吴氏、胶县柯氏、江夏黄氏、闽县陈氏及北京图书馆所得。因为金石学家对熹平石经趋之若鹜,故尔出现了不少伪刻,其中天津方若(药雨)就误收大小百石。
《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大约在1925年至1929年出土于洛阳。原为一石,后分裂为二,其上半高65厘米,宽49厘米,厚16.5厘米,两面共463字。先归张定业、后转江西文素松,继属合肥李氏,现藏上海博物馆。其下半高31.5厘米,宽66厘米,两面共444字。而当时的洛阳古董商郭玉堂在他的《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记载有所不同:“其最大经石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大郊北里许所出周易残石,上半段初出石归张定业,十九年十二月归江西文素松。”其下半为民国18年冬出土,1931年于右任以4000元购得,这个价钱当时可以买近200方唐墓志。1938年,于氏又将其捐与西安碑林。
近我有幸购获一张文素松旧藏之存世字数第二多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本。
文素松(1890~1941年),别字舟虚、岫舒,江西萍乡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重兵器科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一团第三营营长、入伍生总队营长,黄埔军校少校兵器教官、黄埔军校管理部上校主任、北伐军大本营高级参谋、广州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械处少将处长、中央兵工试验厂厂长、迫击炮训练所所长、国军编遣委员会第二分区点检组少将主任、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参事。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衔。抗战爆发后辞职病休,1941年春在成都病逝。著有《汉熹平石经碑录》《金石琐录》《寰宇访碑录校勘记》等。
1996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推出(《熹平石经?周易残石》纸本镜片,乃20世纪30年代初合二石而拓。估价3万~4万元,成交价2.6万元。拓本钤印:锡永、李鸿勋、铭三集古、大千。商承祚题:“汉熹平石经关中于氏、合肥李氏两家藏石合拓本。铭三先生藏,番禺商承祚题。”张大千题:“乙亥秋八月,章武黄子林、信都周殿侯、衡漳萧静亭、毗陵巢章甫、蜀郡张大千同观。”按:乙亥,1935年。如此可知此前463字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已归合肥李氏,余获《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拓本当为1931~1935年间石在文素松手中时所拓。文氏精心钤:“萍乡文氏寅斋宝藏汉熹平周易石经残碑之印”“如此至宝存岂多”等印。其中前一方印生辣爽利,出自齐白石之手,著录见《齐白石印影》(荣宝斋出版社1991年版)。闲章语出韩愈《石鼓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可见文氏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