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宏篇 收藏巨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世宏篇 收藏巨制   名人墨迹、文稿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收藏、展示、宣传、出版意义重大。著名收藏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程道德先生,20多年间,殚精竭虑,潜心收集文化名人遗墨文稿,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墨迹》《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康有为牛津、剑桥大学游记手稿》《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民国时期军政要员手迹》等书,现又将一部收藏巨著《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遗墨》付梓。其内容之丰富、数量之众多、价值之重大,世所罕有,堪称之为“盛世宏篇,收藏巨制”。其主要特点有:      一、名人墨迹众多      本书选编了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至2006年刚刚离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共350多位文化名人的墨宝。时间跨度横亘晚清、民国、人民共和国,长达150余年。书中按照不同时代和类别,将作者分为5大系列。如有林则徐、龚自珍、冯桂芬、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李鸿章、张之洞、王韬、黄遵宪、张百熙、严复、康有为、章炳麟、梁启超等30多位近代思想家、洋务派和维新派重要人物;也有俞樾、王闽运、吴大潋、孙家鼐、张謇、林纾、刘鹗、李盛铎、唐文治、罗振玉、王国维、刘师培等60多位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文史学家及社会贤达。既有蔡元培、陈独秀、吴玉章、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陈垣、熊十力、胡适、陈寅恪、陶行知等120多位现代著名教育家、学者、社会文化名流;又有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李叔同、梅兰芳、欧阳予倩、田汉、张元济、王云五、叶圣陶、英华、马相伯、赵紫宸、赵朴初等80多位现代著名文学艺术家、新闻出版家及宗教界领袖人物。第5个系列是48位近现代、当代自然科学家,其墨宝更令人注目。其中李善兰、高鲁、翁文灏、李四光、秉志、竺可桢、茅以升、吴有训、叶企孙、侯德榜、曾昭抡、苏步青、裴文中、赵九章等名人遗墨,十分稀少,弥足珍贵。这是目前涉及文化名人最多的一部收藏类力作。      二、墨迹形式齐全      这些遗墨,论形式,有中堂、楹联、条幅、扇面、信札、诗稿、电文、日记、教案、履历表、便条、明信片;论书体,真草隶篆,诸体皆备;论内容,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无所不涉,乃至家庭训语、人际往来、婚姻、贺寿无所不有;名言谠论,诗词曲赋,时有采撷,对文学爱好者会有裨益。      三、墨迹书法精妙      从书道言之,尽显一代风云人物的文化品位和国学底蕴,对名人书法的研究、评估与整理、收藏、鉴定,无疑是个重要补充和参照。字如其人,照片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容貌、姿态,而亲笔书写的文字,更能深层地反映出其人的气质、修养和思想。这些墨迹既反映出作者的时代性,更能折射出历史与文化的亮点。因此,笔墨书写的手迹所具有的传意功能,是今日之电脑不能超越和替代的。从书法的风格上,文化名人的书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艺术审美价值。一般而言,学者的书法具有浓郁的书卷气――平和、含蓄、隽永,无雕琢、造作之气;学者的书法更重视内在的气韵和文化的表现力。郭沫若先生在《鲁迅诗稿跋》中对其书艺作这样的评价: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书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系,洒脱而有法度。这是对文化名人的书道最为贴切的评价,具有普遍意义。      四、墨迹可补史之阙      文化名人的墨迹,内容比书法艺术更为重要,其中的信札、手稿、日记,甚至便条,不仅可补充史料之不足,亦能充实后人对其生平的全面了解。同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相当高的文献价值。如康有为的《牛津、剑桥大学游记手稿》,此为康氏1904年游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后的手书游记稿,详尽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两所英国名校的全貌,包括学校外景、藏书楼、博物馆等设置,还对中外教育制度进行了对比、评述,见解深刻独到,是我们研究康氏教育思想和了解牛津、剑桥两校校史的宝贵资料。   这350多位曾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学术观点及其言行,曾经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变迁,他们的墨迹是对近100多年来中国文化历史最有意思的注解。开卷翻阅,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仿佛从他们的笔端跳跃而出,在这些珍贵的墨迹间,有多少妙旨亟待今人恭谨认知。这是一种本原的真实,对于当代人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穿越岁月的隔阻,作为读者,与每一份墨迹的主人对面凝视,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与他们晤面,无法真切地体会那几代人所经历的风云沧桑,但是,不变的是,身处巨变的大历史背景下,我们都在追求着中国未来的方向。这些携带着时光印迹的墨迹,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历史的记忆、时代的记忆,因为文字可以透露一切。这些文化名人遗墨,可谓字字珠玑、件件珍宝。   本书墨迹的收藏者、选编者,知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并对名人墨迹、文稿的收藏与宣传出版极力提倡呼吁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