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纪老人畅谈古物陈列所之沧桑变迁
李树萱,号冷云。1913年生,书香名门。自幼受父亲(著名学者李浚之)影响从舅父著名画家李瑞龄(枕湖)及哥哥著名画家李树智(晴湖)习画。十四岁(1927年)加入由周肇祥、金城主办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成为中国画学研究会最年轻的会员。二十二岁(1935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在国画研究馆习画八年,从师于黄宾虹、张大干、于非?诸公。李树萱先生在京华美术学院第一期毕业后,由黄宾虹推荐任华北居士林佛像绘画导师。解放后,画家深入生活积极进行创作写生,画风为之一变。构图严谨,线条深厚古朴。设色丰润多彩,形成她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家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墨耕彩耘从未间断,题材广泛,技艺精湛,韵致卓绝,解放前后数度举办个人绘画艺术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爱晚书画院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辅仁美术研究会理事。先生现已九十七岁高龄,仍耳聪目明,每日作画从未间断。李树萱先生从事国画艺术已有八十余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大英博物馆及国内外国家级艺术馆广为收藏。目前为在世名家中年龄最高且绘龄最长的画家,为最长寿的佛像人物画大师。
在当今画坛上得享高寿的书画家有我与孙菊生同样为97岁,这之后便是人物画家黄均96岁,山水画家白雪石95岁,我们大都身体健康并仍然可以看书作画。书画家们的高寿往往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然而分析其原因,基本上都因为我们这些画家对于书画的痴迷使得自己往往陶醉于其间,从而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像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即便是严寒酷暑也都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有这样,强健体魄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才会有很好的体现。
我作为历经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对于祖国现在的繁荣富强,真的是有着太多太多的感慨。仅仅从美术圈内的变革与发展来看,在民国时期,大部分的书画家们都是以卖画作为生活来源的保障,然而到了今日,能够享受到这么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么好的生活条件,的确是我们从前根本不敢去奢望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都可以参加到艺术类的相关领域之中,或者是学习书画、或者是享受收藏所带来的乐趣,这真的是我们文化艺术界的幸事,也是国家社稷的幸事。另外我想说的是,对于美术界以前所提倡的传统文化内涵我们是一定不能够将它们屏弃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继续发扬光大,并从中汲取精华,现在的画坛上出现了很多一味求新求怪的事情,这样忽视传统的重要性往往就极容易走入误区而迷失方向,最终必将一事无成,那样真的是太可惜了。我们所说的继承传统,并不是简单的固守传统。我们应该做的是用传统文化作为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将它们发扬光大才是最为可行的。这就像李可染经常说的那样,‘需以最大之功力打进去,以最大之勇气打出来’,就是说发扬学习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技法,在传统的基础上继而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东西,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齐白石先生的‘似我者生,学我者亡’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我的生活中除了绘画以外,结交朋友也是最让我快乐的重要事情了。当年我的父亲就特别喜爱结交朋友,所以他的好朋友也就特别多。像南方的任伯年、吴昌硕,以及北方的金城、黄宾虹等等都是他的挚友。我父亲作为学者以及长辈,对于我的影响是极深的。就如同我们常说的那样,近朱者赤,结交朋友对于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开阔眼界,增长阅历,甚至品味人生的乐趣,升华自己的情操,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的老朋友就特别多,但现在大部分都已经相继去世了,像张伯驹、潘素夫妇,老舍、胡絮青夫妇,俞致贞、刘力上夫妇,常任侠,萧劳,赵朴初,启功,过旭初,马晋,许姬传,史树青,肖琼等。每次在听到自己的好朋友们故去的消息时,我都会感到痛心不已。回想起那些仿佛仍然是历历在目的往事,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他们的离去是我们中国书画界、文化界的一种极大损失。因而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所学努力传承下去,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够让自己遗留下太多的遗憾。
许多人都特别希望我谈谈古物陈列所,大概是因为它在中国文化以及历史上享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沧桑往事,这段历史基本上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了。我本人是古物陈列所第一期毕业的,同期的同学们都已经辞世,就仅仅剩下我一个人了。其他各期毕业同学还在世的,有我的好友赵世成以及晏少翔。上一次晏少翔来北京的时候,赠送给我他的绘画光盘,我们见面谈到古物陈列所那些过去的往事时,都感叹岁月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作为百年钩沉,我现在就将一些记忆中关于古物陈列所的往事简要的陈述一下。
现今经常听人们说紫禁城的开放时间就是指故宫成立之时间,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在1925年故宫成立的时候,也仅仅开放了紫禁城的后半部分,而前半部分早于11年前已经开辟为博物馆对广大公众开放了,这就是古物陈列所。古物陈列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