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雍正官窑青花瓷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8月,47岁的唐英到景德镇御窑厂担任协理员,对清雍正官窑青花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雍正4年12月至13年(公元1726年―1736年),工部侍郎、淮安关税管理官年希尧督窑,这就是著名的年窑。唐英被派驻景德镇佐理窑务后,年窑实则是唐英在具体操持。
雍正官窑青花瓷的时代风格
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考察清雍正官窑青花瓷,就能比较透彻地领略它的时代风格,更细微地了解其独到之处,把握它的鉴定要点。清雍正官窑青花瓷有如下几点主要的时代风格:
首先,雍正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已经基本脱离了晚明清初民窑的影响。康熙时期常见的具有晚明清初时代风格的刀马人物和山水纹,在雍正官窑瓷中凤毛麟角,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是程式化、图案化的花卉纹和少数具有“院画”风格的花鸟画纹样。
其次,雍正官窑和乾隆官窑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许多青花花卉纹器物如果不看款,一般很难分辨出是雍正的还是乾隆的,除了图一、图二的牛首尊(或称百鹿尊)外,这样的器物还有梅瓶、贯耳折肩瓶、贯耳四方尊、三羊尊、蒜头尊、天球瓶、赏瓶、三羊尊、蒜头瓶和倭角瓶等造型。
再次,同一种纹样在不同的品种上运用,同一种造型有不同的品种,参见图三的莲花托八吉祥纹高足碗。
雍正官窑青花瓷的特征解读
说完时代风格,我们再从胎、釉、彩、纹样、造型、款和工艺7个方面来读清雍正官窑青花瓷。
胎、釉
在完整器上虽然看不出胎质,但是,我们也可以感觉到雍正瓷胎的完美。胎子好像人的骨骼和皮下肌肉,胎子细白,才可以表现出釉的优质感。国际上对瓷器的标准中,白度和透光性都是重要的指标。雍正官窑瓷胎的白度在中国古陶瓷中是最高的,经上海硅酸盐所测试,达75%-77.5%。至于透光性,明晚期的民窑都可以做的非常杰出,图四是198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甘露乡萧塘坟明崇祯2年(公元1629年)华师伊墓出土的民窑碗,雍正官窑的瓷胎更可以做到无可挑剔。
清雍正官窑中有不少的小碗,口径大都在10厘米左右,其中有一些青花瓷,它们小巧玲珑,胎子细薄,参见图五。这样的瓷胎,附着清雍正官窑瓷的灵秀之气。有的时代,碗、盘内壁白釉多见小波浪纹,特别是道光以后这种情况更多,但是雍正朝的碗盘圆器,内、外壁的釉同样光润,这是因为此朝碗、盘内壁也修胎,胎修得工整,釉才可能匀净地附着在上面,而有的时期,碗盘内壁是不修胎的。
造型
雍正官窑的大器高大规正,小器小巧玲珑,且小器的比例明显增多。具有外来器物特点的康熙时期常见的凤尾尊一类的造型,在雍正官窑渐渐淡出。雍正官窑的造型主要有如下几类。
第一类,模仿明代官窑器的造型。例如,模仿明永乐、宣德官窑的造型有扁瓶、执壶、书灯、天球瓶、玉壶春瓶、倭角瓶、壮罐等等,一般是整个器物的模仿。例如,图六青花牵牛花纹倭角瓶;第二类,延续清康熙朝的造型,数量不多,参见图七雍正官窑青花山水纹瓶;第三类为创新造型。雍正官窑瓷的创新造型,在中国历代的工艺品中,甚至直上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商周青铜器和宋代瓷器中寻找灵感。图八,清雍正官窑青花花卉纹贯耳瓶是雍正官窑的新造型,它和距今四千年的良渚文化黑皮陶贯耳壶和商周时期的青铜?有相通之处,图九、图十,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件。中国古代工艺史中认为,中国古代工艺品的造型在宋代已经基本全部完备,但是,瓷器应该是一个例外,在清康熙、雍正时期还有新的造型出现。
彩
关于青花瓷的彩和纹样,张浦生先生有这样的总结“青花,一看青,二看花;官窑看青料,民窑看纹样”。烧制青花瓷,青料是关键。官窑垄断了最好的青料,可以烧出色泽最适合的青花瓷。雍正青花青料,总的格调是仿古,仿明永乐到清康熙各朝不同风格的官窑器。虽然没有文献记载,但是从清雍正官窑的器物分析,当时御窑厂已经领略了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的深沉,成化青花的淡雅,嘉靖青花的紫艳,并遵照皇帝的旨意刻意模仿,这些仿品大多署“大清雍正年制”款,表现出明显的清雍正朝的风格,但是,被模仿时代的特征很明显。在当时,这样的模仿,不管是在创意上,还是工艺方面,都是成功的。
仿明永乐、宣德朝青花瓷:古陶瓷界有“青花首推永宣”之说,这里主要推崇由明代永乐、宣德朝特有的青料“苏麻离青”所产生的带有铁锈斑的缺陷美。铁锈斑的产生,和青料的产地、煅烧、绘画时用料的浓淡和用笔力度有关。“苏麻离青”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可以模仿。雍正官窑青花在线条中点上许多细小的点子模仿铁锈斑痕,这类器物力图表现出深沉――力透瓷胎的力度,参见图一、图六?2、图十六、图十七。对于有的器物,皇帝会下“不署当朝款”御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一种器物有的署当朝款,有的砂底的现象,例如图六,但是,这种情况不多。
仿明成化官窑青花瓷:明成化官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