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后继有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猴王”后继有人   在李丹看来,学习猴戏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将师父传授的技艺“化”为自己的风格   2017年11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在故宫畅音阁共同欣赏了《梨园春苗》《美猴王》《贵妃醉酒》三个京剧剧目的表演。   其中,时长4分钟的《美猴王》剧目就是京剧里风靡一时的“猴戏”。   猴戏,也被称作“悟空戏”“大圣戏”,一般用来指由齐天大圣孙悟空担任主要角色的剧目。   由于孙悟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与之相关的西游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猴戏的观众基础十分广泛,加上丰富全面的武戏表演、喜庆祥和的基调氛围,一向是观赏京剧的最佳入门戏。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宫畅音阁演出的《美猴王》是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的师生共同完成的,他们在“美猴王”带领“小猴”嬉戏玩乐的热闹场面中,展现出精湛的武戏技艺,也赢得了两国元首的数次掌声。   凭借热闹吉祥的风格,猴戏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一直发挥着作用,其传承与发展,也是传统戏曲武戏行当不断继往开来的一例。 南北猴戏,各擅胜场   作为一种表演门类,猴戏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名家辈出,根据其自身发展脉络,可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北派有杨月楼、杨小楼、李万春、李少春等京剧大家,南派则以盖叫天、张翼鹏、郑法祥等为代表人物。   除了京剧之外,在昆曲、绍剧、皮影戏等剧种中也都有擅演猴戏的著名人物,如北昆名家郝振基、绍剧“南派猴王”六龄童章宗义等。   南北两派猴戏各有趣味。如在剧目上,北派猴戏演出以折子戏为主,南派猴戏(悟空戏)则多为连台本大戏。   在?谱造型上,也是“大圣千面,面面不同”:杨小楼的“一口钟”、郝振基的“鞋底子”、李万春的“倒栽桃”、李少春的“反葫芦”等,虽都是猴戏脸谱,但却各呈妙态。   郑法祥的郑派悟空戏注重美猴王的威武气度,受广州大佛寺的斗战胜佛形象启发,他创造出了蝶形鼻窝、眼圈三道黑纹的大圣脸谱。   六小龄童章金莱曾用中国画来比喻南北猴戏各自的特点:“南派猴戏就像工笔画,要求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很猴化,演员要像真猴子一样,把猴子的动作、表情和高兴、生气的情感表演出来;而北派猴戏则像写意画,它不要求演员一举一动、一走一站完全猴化,而是在猴气之外突出人气,把猴的动物性与人的传奇性、社会性结合起来。”   若从艺术理念上来概括,北派猴戏追求“猴学人”,南派猴戏则倡导“人学猴”。   尽管在扮相、脸谱、表演乃至艺术观念上都有所区分,但南北派猴戏也并非泾渭分明、互无往来,而是相互激发、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了猴戏艺术的繁盛。   如北派中的李少春,便在吸收杨小楼技艺的同时,借鉴了郝振基、郑法祥等名家的表演方式,融汇南北、自成一家。六龄童也曾私淑张翼鹏猴戏艺术,发扬了“章氏猴戏”。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年里,猴戏因为涉及神鬼题材而一度成为禁戏。1954年,由于猴戏的表演方式没有语言障碍,易于在国际舞台上传播戏曲文化,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编剧翁偶虹将猴戏剧目《安天会》改编为《闹天宫》,猴戏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1957年12月14日,周恩来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观看由六龄童演出的绍剧《大闹天宫》,演出结束后,他上台接见六龄童等演员,并将饰演小猴的小六龄童章金星抱上肩头合影,留下珍贵的历史瞬间。   1961年,六龄童率领浙江绍剧团进京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毛泽东在看了六龄童的表演后,写下了“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诗句。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曾被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发行到72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让猴戏的风采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 继承与提升   梨园代有才人出,随着时代发展,南北两派的名家也在师徒传承中继续着对猴戏艺术的探索。   1938年,李万春创办“鸣春社”,培养“鸣”“春”两辈学生近300人,他的亲传弟子有姜铁麟、董文华、马少良、石庆福、韩增祥等人,李万春长子李小春及其子李继春、次子李卜春及其子李阳鸣也都继承了“李派”的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郑法祥在上海京剧院和中国戏曲学校任教,弟子有李仲林、陈正柱、刘云龙、韩云峰等人。   张翼鹏之子、盖叫天之孙张善麟继承了“盖派”艺术。   六小龄童章金莱、小七龄童章金云、十一龄童刘建杨等人继承了六龄童的绍剧美猴王衣钵。   1989年,北京京剧院改革,京剧演员张四全带着39名团员成立了“北京美猴王京剧艺术团”,人称“猴团”。   从1989年成立,到1997年因为政策改变而撤销,“猴团”共运行了八年,在八年时间里排演了《西天路上美猴王》等剧目,多次奔赴国外演出,声名日盛,取得的成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京剧界是十分罕见的。   近年来,郑派悟空戏的第三代传人、上海京剧院武丑演员严庆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