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教学目的
1.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3.学习本文通过事例和讲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2.难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阅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中的问题,试编写阅读提纲。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荣识初编》等。
2.导语。
一切有成就者,都是脑子里装满了问号的人。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顾颌刚从小就敢于提出疑问,进行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有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是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这篇课文议论怎样做学问,阐明了怀疑和学问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怎样做学问,一定会有很大的启发。
三、正课
1.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讨论并归纳: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分论点: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讨论并归纳:
(1)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的例子
(2)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3.请编写本文的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
四、小结
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文章运用许多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虚妄( )2,步骤( )3.懒惰( )4.启迪( )
2. 5.停滞( )6.塾师( )7.程颐()8.顾颌刚( )
(二)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
1.学者先要会疑。
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3.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二课时
一、预习
再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找出了文章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这节课我们再进一步研究文章如何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中心论点的。
三、正课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这种写法,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提问: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怎样找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第6段开头一句是承上启下的总结句,也是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3.提问:第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
4.提问: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讨论并归纳: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5提问:第4段举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两则事例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两则事例告诉我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
6.提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学问。学问,都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讨论并归纳: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最非。
7.提问: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前后)顺序不能对换。
8.提问:第6段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应用文书]竞聘演讲稿.doc
- [文学]婚礼策划案.doc
- [高等教育]2当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归因.doc
- [建筑]L17 18-房地产宏观调控-网站.pdf
- [建筑]都市村庄改造后物业资产经营管理基本模式.doc
- [法律资料]关于著作权法保护软件的对策研究.doc
-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ppt
- [心理学]最常用到的35种心理效应集锦.doc
- [计算机]流媒体的硬件组成.doc
- [计算机]PowerPoint操作技巧大全.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