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生物分离工程-第六章 色谱分离2009.ppt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生物分离工程-第六章 色谱分离2009

第六章 色谱分离 内容简介 色谱概念及分类 色谱理论-热力学及动力学 各种色谱原理及操作 凝胶过滤 离子交换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 色谱聚焦及其它 1.1定义 色谱是根据混合物中溶质在互不混溶的两相间分配行为的差别而引起移动速度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色谱现象 In 1903,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Tsweett’s Work(see Ber. Deut. Botan. Ges., 1906; 24: 384). Chromatography = (chromatus = color, graphein = to write). 1.2 色谱法的特点 分离效率高 可选操作参数多 应用范围广 高灵敏度的在线检测快速 分离与过程自动化操作 色谱操作中互不混溶的两相分别称为固定相和流动相。固定相填充于柱内形成固定床,在柱的入口端加入料液后,连续输入流动相,料液中溶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扩散传质,产生分配平衡 组件及过程: A 色谱柱(column): B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C 流动相(flow phase): D 洗脱液(elution): E 检测器(detector): F 部分收集器(portion collector) 柱色谱系统的组成 色谱介质有各种各样,但柱式色谱系统的组成基本相似,一般由蠕动泵、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以及部分收集器等几个部分构成。 1.4 色谱分类 1)、按应用的目的 A、制备性色谱(preparation Chromatography):工业规模,实验室规模 B、分析性色谱(analytical Chromatography):GC、LC、HPLC、TLC等。 ? 2)、按流动相 A、GC: 气-固色谱法(固定相为固体) 气-液色谱法(将不挥发的液体固定在适当的固体载体上作为固定相) B 、LC 液-固色谱(固定相为固体) 液-液色谱(液体固定相固定在适当的固体上) ? 3)、按固定相 A、柱色谱法 B、毛细管色谱法 C、平板色谱法:硅胶板色谱、纸色谱 4)根据溶质分子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机理不同的分类 色谱分类 5)、按展开程序 A)、洗脱法 B)、顶替法 C)、迎头法 迎头分析法与一般的固定床吸附操作相同,大量料液连续输入到色谱柱中,直到在出口处发生溶质穿透(breakthrough)。 迎头分析中各个溶质按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大小次序穿透,只有最先穿透的(分配系数最小)的组分能以纯粹的状态得到 顶替展开与洗脱展开相似,唯一不同之处是:顶替展开所采用的洗脱液(流动相)中含有与固定相的亲和力比料液中各个组分都大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顶替剂(displacer)。顶替剂将料液中所含溶质按其与固定相亲和力的大小不同从柱中次序顶替(洗脱)出来。顶替展开法可使溶质区带得到浓缩,适于大量处理稀溶液。 6)根据流动方式进行分类 一般色谱操作中流动相从固定床的一端输入,沿轴向流向另一端,属于轴向流色谱(axis flow chromatography) 。 径向流色谱(radial flow chromatography)是在柱心设一通透性细管,料液及流动相从柱的圆周引入,从外表面沿径向流向柱心,透过中心管流出。 连续环状色谱(continuous annular chromatography)。 拟移动床色谱(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 5)层析柱材料 耐压性 金属有机玻璃柱玻璃柱 耐酸碱性 有机玻璃柱好,玻璃柱不耐强碱,金属不耐酸碱 对生物样品的惰性 玻璃柱有活性位点,往往对蛋白产生吸附 观察特性 塑料,金属都不透明不利于观察,有机玻璃好 8)根据压力分类 第二节色谱理论 平衡模型(热力学-连续) 塔板理论(热力学-间歇) 速率理论(动力学) 2.1平衡模型 Wilson等人提出的平衡色谱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在整个色谱过程中都能瞬间实现; 传质阻力,纵向扩散对平衡的影响可以忽略; 溶质在色谱柱迁移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色谱柱每一小段溶质量的变化符合物料平衡原理。 平衡模型解释某些色谱现象 拖尾现象 2.2 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Plate Theory就是把分配色谱柱比作一个精馏塔,沿用精馏塔中塔板的概念来描述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挥发度大的组分最先从“塔顶”(即柱出口)逸出,由于流动相连续地进入柱内,为了便于研究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 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 ①柱由完全相同的不连续的体积单元组成,每一个体积单元犹如精馏塔中的一块塔板,而它在柱内又是不存在的,故称理论塔板。 ②每一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