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利用分析及思考.doc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利用分析及思考
李李帅炳刚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
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及,但是图书馆电子书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通过文献研究, 对电子书利用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拓展电子书购买渠道,提供简单 方便的检索路径,规范电子书格式,提供多样化服务等途径来提升电子书利用 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电了书;服务改善;电了书采购;移动阅读;
李李(1970一),女,黑龙江明水人,馆员,从事网络资源幵发利用 与图书馆服务研宄;
帅炳刚(1968—),男,河北霸州人,馆员,从事网络资源开发利用 与图书馆服务研究。
2017-04-14
Analysis of University Library E-book Utilization and Reflection
LI Li SHUAI Bing-gang
Librar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Abstract:
Digital reading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but the utilization of e-books in the libraries is not satisfactor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e-books have low utiliz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documents and suggests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ebooks through developing e-book purchasing channels, providing convenient searching methods, regulating e-book formats and providing diversified services, etc.
Keyw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e-book; improve service; e-book purchase; mobile reading;
Received: 2017-04-14
电子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数字化阅读。数字资源以其使用方便、不占据物理空间 等优势得到高校图书馆的青睐,数字资金投入比例逐渐超过纸质资源,呈逐年 攀升趋势U1。高校图书馆基本都购买了超星、书生、apabi等中文电子书库,很 多也购买了外文电子书库。电子期刊的利用率稳步上升,与期刊利用的红红火火 相反,电子书的利用率却并不理想,在很多高校利用率不高。在浙江大学m、 南京大学位1等高校电子书利用情况的调查研宄表明,学生更习惯从网上检索电 子书。郑文晖对“211”工程院校进行了调查,无论是中文还是外文,高校电子 书利用率不高[4]。这里的电子书仅指数字化的图书。
美国大学与研宄图书馆协会(ACRL)主席史蒂文?贝尔在2015年2月份发布丫 一个关于高校阁书馆十大趋势的报告,这十大趋势分别是高等教育之变、人员调 整、ACRL信息素养架构、开放获取、数字教育、可访问性、图书馆空间、电子 书、学生数据和领导力。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电子书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之一
[5]。
1电子书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1.1电子书来源受限
目前图书馆中文电子书的来源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数据商打包卖给图书馆,伍 含书籍质量良莠不齐,更新严重滞后,畅销书籍更是不可见;第二种是三新、人 天等书商开发的纸电平台,这个平台电子书滞后不算严重,但是合作出版商规 模不大,对阁书馆来说合作还需摸索,还没有成为馆配电子书的主流;第三种是 出版社直接出版的电子书,这种方式在技术以及运营上都是针对个体用户,不 适合团体釆购M。图书馆中文电子书的来源主要是第一种,无论是休闲还是专 业研究,对读者来说都嫌不足。外文电子书内容上要涵盖更广,更新也快,但是 在对图书馆销售时价格昂贵,同时使用限制颇多。
与馆配市场相反,电子书零售业则逐渐走向平衡,比如付费阅读的原创网站,
亚马逊、当当等的在线销售,各种读书APP,甚至超星在零雋上销售的电子书也 有着足够的吸引力。零售业的便利,使读者对图书馆的电子书更感不足。
1.2电子书利用不便利
目前的电子书多以数据库形式呈现。大部分图书馆没有自己成熟的检索平台,在 首页提供统一检索平台的图书馆不多,将电子书做入opac系统的更是寥寥无几 XII。读者要找一本书,要对数据库进行逐一检索,数据库检索界面各不相同, 检索结果呈现规则也不统一,用起来非常繁琐。电子书格式也不同,没有统一的 标准格式,大多要求使用特定阅读器,或者尽管使用了 eptib或pdf格式,但是 出于版权保护,同样也互不兼容。
1.3读者参与度受限
选购纸质图书一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