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急性脑血管病10.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急性脑血管病10

一、概 述 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大脑半球前3/5、眼部。 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半球后2/5、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急性脑血管疾病 定义 : 脑部或颈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灶性损害的症状与体征。 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发病情况: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1、颅脑血管病变 2、颅外血液循环障碍 其它、诱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一、 概 述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亦即尚未发生脑梗死的一过性脑缺血。 又称小卒中 二、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 发病机制  微栓子、血流动力学障碍、  脑血管痉挛、颈动脉受压、  心功能障碍、高凝状态等。 三、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多见于50~70Y 有高危因素及颈椎骨质增生者;  安静或活动时突然起病;  症状于5min内达高峰,持续时间短暂,24h完全  恢复,不留后遗症状;  常反复发作。 颈内动脉系统TIA  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  特征性症状:眼动脉交叉瘫。  可能出现症状:对侧感觉异常。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常见症状:眩晕。  特征性症状:交叉性脑瘫。  可能出现症状:平衡障碍、吞咽障碍、共济失调等。 五、诊断与鉴别 高危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相关病史  TIA发作史(特点)。 辅助检查  血脂、血糖、心电图、血流变。   六、治 疗 病因治疗        控制血压;         降低血糖;         降低血液粘稠度;         控制心律失常、稳定心脏功能;         防止颈部过度活动。 预防性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  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吡啶。  抗凝血:  肝素、华法令。 其它 脑保护治疗——钙通道阻滞剂:  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盐酸氟桂嗪、西比灵。 手术治疗  适用于经血管造影证实颈部血管动  脉硬化斑块引起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手术方法:            颈动脉内膜剥离修补术。            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 七、预 后 脑梗死 TIA 自行缓解 脑 梗 死(CI) 概述(cerebral infarction )  系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脑软化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一、脑血栓形成  (cerebral thrombosis)  即动脉血栓性脑梗死。  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该动脉供血区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脑动脉炎;先天性脑动脉狭窄;血液粘稠度增加。   二、临床表现、类型  临床特点多见于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者; 病史、前驱症状; 安静或休息状态发病,起病缓慢,症状在1~3天达高峰; 多无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全脑症状; 相应脑缺血症状。 四、临床表现  临床类型  完全型卒中(complete stroke);   进展型卒中(progressive stroke);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三、实验室、其他检查  血生化  血糖、血脂、血流变等。 脑脊液  外观正常或血性(出血性梗死)。  压力正常或增高(大面积梗死)。  头颅CT  24-48h后出现低密度影像。  脑血管造影  显示动脉瘤、动脉炎、狭窄和闭塞部位。  经颅多普勒 五、诊断与鉴别  50岁以上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病史  安静状态下发病,缓慢、持续  局灶定位症状而无全脑症状  头颅CT呈低密度影像 六、治 疗  急性期 一般处理 超早期溶栓 时间:发病后6h以内。  药物:尿激酶、链激酶、rt-PA。 抗凝血治疗  肝素、华法令。  脑保护治疗 胞二磷胆碱、脑活素、心脑通、都可喜等。  丹参、川芎嗪、脉络宁、黄芪。 抗血小板聚集 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血管扩张药  应用时间:  发病以后24h内或2w以后。  常用药物:  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盐酸氟桂嗪、西比灵。  引起问题:  加重脑水肿;降低病变区血流量。 手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及  开颅减压术等。  恢复期——康复治疗:  按摩、被动运动、针灸、理疗、功能训练。  预防性用药:  肠溶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CoA。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