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籍的五感体验.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籍材料与人的感官体验 一. 历史上书籍装帧材料发展与呈现 二. 书籍的五感体验与材料的关系 1. 书籍材料本生视觉呈现 2. 书籍材料的触觉感受 3. 书籍材料的嗅觉和听觉 4.书籍材料与阅读美感的关系 三. 书籍材料的三种特性 1. 书籍材料给阅读带来的时间性 2. 书籍材料体现的历史性 3. 白纸作为一种特殊的装帧材料 人们常说人有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也会通过书来进行五感体验。 日本书籍装帧艺术家杉浦康平提出书籍的“五感说”,突破了书籍装帧审美仅仅来自视觉的局限,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一下书籍装帧的多元美感问题。但其实人们往往最过重视对它的视觉感受,也许因为视觉是最直观的,传达性最强的。 可是通过视觉传达信息依旧有他的局限性,单纯的视觉传达造成的纯平面反应,脱离了人其它的感知方式,从而极容产生一种“疏远”的感觉。 案例分析1:《小红人的故事》 反例——载体本身——剪纸艺术 很适宜于借助平面表现。但是阅读中惊喜、震撼是以一种间离和疏远为代价的。 一.历史上书籍装帧材料与呈现 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概念与形式,书籍的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字是赋着于载体的,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往往被称之为“书”。 在远古时期,人们取材于自然界的现成物质材料,如在石头、兽骨、金属、陶瓷、砖瓦上刻写文字,产生当时的“书籍”。在国外也有莎草纸书、蜡版书、泥版书、手抄书、羊皮纸书等。从“甲骨”到“简”,从“帛”到纸张的发明,再到如今各种新材料的运用,书籍的材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变化着。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书籍设计对材料的运用会更加丰富了,但是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无文本阅读已经对传统的纸本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从古代人们拿在手上书本,物化的材质,慢慢地过渡到更加轻便的纸制材料,是否会在将来完全的消失呢? 二. 书籍的五感体验与材料的关系 1.书籍材料本生视觉呈现 在构成书籍形态的五要素:文字、图象、材料、色彩、时间中。文字,图象,材料,色彩,这四要素都会给人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首先是表现在载体材料的视觉形态上的。例如,阅读铜鼎上的信息首先是结合铜鼎本生的形态和表面饕餮纹理,在这样的视觉环境中将信息传达无不透显庄重宏大隽永甚至神秘。 又如卷卷竹简的阅读是透过缓缓打开的竹签而展开的,这种承载方式基本规定了文字的排列方式与阅读方式,而竹简的方式会消失但留在中国文化中“卷”的意象却是恒久的,这都归因于这种原始材料本身的视觉呈现方式。 案例分析2: 《广西民族风俗艺术》 设计的形式既有体现鲜明民族特点的线装书、册页书,有一种历史感. 这种既传统又创新的装订形态,具有飘逸的翻阅质感. 案例分析3:《意匠文字》 整本书透着浓浓的古韵,纸边泛起的墨色与中国的文字相应成趣, 在美丽中更贴切地表达着文字在人们心中的意象。 2.书籍材料的触觉感受 纸张是现代书籍物质形态的承载体,它有其自身的语言,给人以某种印象、体验,唤起人们的联想,产生共鸣。它是依靠手和皮肤的接触,感知物体的表面特征,如软硬、粗细、凹凸、冷热等,是比较直接、真实的感觉。 在书籍设计中,运用各种材料的触觉质感,了解人们对不同材料的情感反应,不仅能丰富书籍造型语言,而且能够增强书籍的功能性作用。 阅读书籍的过程是凭借自身的感性体验去重新获得新鲜的感受,这就是材料的触感,人们手捧书籍逐页翻阅,纸张的质感,会引发读者种种文字以外的联想。 案例分析4: 原研哉-长岛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单设计 3. 书籍材料的嗅觉和听觉 对材料的把握是人体感官共同作用的结果,嗅觉和听觉也是感知书籍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们常用“书香”来形容书的气味,也意味着人们内心期待着书能 满足人们的嗅觉期望。现在已经有材料来实现人们对“书香”的渴望。这种方式就是用香料做成缓释胶囊掺入油墨中,这样印刷出来的书籍就会带有不同的香味。 杉浦康平在《从“装帧”到“图书设计”》一文中说:“翻动书页,纸张会发出声音。字典纸的响声是哗啦哗啦的尖声,而中国古代用的宣纸如同积雪发出一种微弱的沙沙声。可以发现各类书籍都有各自特有的声音,用书甚至可以演奏出音乐。”书籍因为材料的差异给人带来差别化的听觉质感,在阅读中同样给读者带来影响。不同材料从听觉上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不管是汉代阅读竹简时发出的吱咯声,还是我们翻动书页的时候,不同的纸张会因翻动书页时,一张纸与空气和另一张纸产生磨擦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4.书籍材料与阅读美感的关系 可见在书籍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