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模维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续模维修

[分享]連續模的維護要領及常見故障的排除 連續模的維護要領及常見故障的排除 1?模具的維護要領連續模的維護,須做到細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從事。因故障拆模時,需附有料帶,以便問題的查詢。打開模具,對照料帶,檢查模具狀況,確認故障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再進行模具清理,清洗掉料屑等,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時,受力要均勻。針對卸料彈簧在上模(固定)板與卸料板之間的模具結構形式,其卸料板的拆卸,應保證平衡彈出。卸料板的傾斜有可能導致模內凸模斷裂。凸凹模的維護 凸、凹模拆卸時,應留意模具原有的狀況,以利後續裝模時方便復原。更換凸模時,應看透過卸料板是否順暢。針對維修後凸模總長度變短,需加墊片達到需要的長度時,應檢查凸模有效長度是否足夠。使用新凸模或凹模鑲塊時,要注意清角部位的處理。內凹清角因研磨中砂輪的磨損,會有較小R產生,相對在外凸處,亦需人為修出R,以使配合間隙合理。對成形的細小突出部位更需注意。更換已斷凸模,應查其原因,同時對凹模進行檢查是否已引起崩刃,是不是需研磨刃口。組裝凹模,應水準置入,再用較平的鐵塊置於模芯上用銅棒將其輕輕敲到位,切不可斜置而靠強力敲入(必要時,可在模芯底部角倒出R以便容易導入),組裝時如受力不均,在凹模下加設墊片應平整,一般不超過兩片(且盡可能使用鋼墊),否則容易引發凹模的斷裂或成形尺寸不穩定(特別是彎曲成形)。凸模及模芯等組裝完畢,應對照料帶作必要檢查,各部位是否裝錯或裝反,檢查凹模芯有無倒裝現象發生,確認無誤後方可組裝卸料板或合模。注意做卸料板螺絲的鎖緊確認,以便獲得足夠的鎖緊力。鎖緊時應從內到外,平衡用力交叉鎖緊,不可一次鎖緊某一個螺絲再一次鎖緊另一個螺絲,否則會造成凸模斷裂或降低模具精度。卸料板的維護卸料板的拆卸,可用兩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雙手平衡使力將其取出。遇拆卸困難時,應檢查模具是否清理乾淨,鎖緊螺絲是否已全部拆卸,是否因卡料等引起模具損傷。查明原因,再作相應處理,切不可盲目處置。組合卸料板時,先將凸模及卸料板清理乾淨,在導柱及凸模的導入處加潤滑油,將其平穩放入,使用橡膠槌子或銅棒平衡敲入至適當位置,再用雙手壓到位,並反復幾次。如太緊,應查其原因:導柱和導套導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有否損傷,新換件是否已作適當的處理(如凸模也是否倒角,是否能透過卸料板等),查出原因,再作適當的處置。卸料板與凹模間的材料接觸面,長時間衝壓產生壓痕(卸料板與凹模間容料間隙一般為料厚減0.03-0.05mm,當壓痕嚴重時,會影響材料的壓制精度,造成產品尺寸異常、不穩定等,需對料板鑲塊和卸料板進行維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應作精度檢查,它不等高時會導致卸料板傾斜,其精密導向、平穩彈壓功能將遭到破壞,須加以維護。 1.3?導向部位的檢查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如何,是否有燒傷或磨損痕跡,模具導向的給油狀態是否正常,應作檢查。導向件的磨損及精度的破壞,使模具的精度降低,模具的各個部位就會出現問題,故必須作適當保養以及定期的更換。檢查導料件的精度,若導料銷磨損,已失去應有的料帶導正精度及功能,必需進行更換。檢查彈簧狀況(卸料彈簧和頂料彈簧等),視其是否斷裂,或長時間使用雖未斷裂,但已疲勞失去原有的力度,必須作定期的維護、更換,否則會對模具造成傷害或生產不順暢。模具間隙的調整模芯定位孔因對模芯頻繁、多次的組合而產生磨損,造成組裝後間隙偏大(組裝後產生鬆動)或間隙不均(產生定位偏差),均會造成衝切後斷面形狀變差,凸模易斷,產生毛刺等,可透過對衝切後斷面狀況檢查,作適當的間隙調整。間隙小時,斷面較少,間隙大時,斷面較多且毛邊較大,以移位的方式來獲得合理的間隙,調整好後,應作適當記錄,也可在孔位作記號等,以便後續維護作業。日常生產應注意收集保存原始的模具較佳狀況時的料帶,如後續生產不順暢或模具產生變異時,可作為模具檢修的參考。另外,輔助系統如頂料銷是否磨損,是否能頂料,導正銷及襯套是否已磨損,應注意檢查並維護。 2?模具常見故障的排除 2.1衝壓面出現毛刺刃口磨損或崩刃,應重新研磨。下料刃口的研磨量應以開出新的刃口(磨損部分已全部去除)為準。成形件因採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其壽命亦不同,研磨時需注意,並兼顧加設墊片的方便性。每次刃口的研磨應是針對所有的凸、凹模刃口,否則會造成維修及刃口研磨的頻繁,反使生產不順暢。模具間隙不合理,即使重新研磨刃口後,效果亦不佳,很快又出現毛刺等,須檢查衝切斷面形狀,確認後作適當的模具間隙調整。針對一些下料的清角或細小突出部位間隙作適當的放大。跳屑產生壓傷模具間隙較大,在研磨凹模刃口後,跳屑現象會加重,需提高模芯加工精度或修改模具設計間隙。衝壓速度提高時,跳屑問題更嚴重,應考慮降速或使用吸塵器。改善凸模形狀,將凸模刃口面修成不易跳屑的形狀,如加大凸模刃口面斜度或改變斜度方向等。凸模磨損後料屑附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