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又文-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后的髋关节重建技术1.pptVIP

刘又文-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后的髋关节重建技术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决定内固定成败的五个因素 骨骼质量 骨折类型 复位情况 内固定类型 内固定物置入位置 引自:朱锦宇,朱庆生,韩一生,等.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6):505-507. 一、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 骨质疏松 二) 固定物选择不当 三) 固定物位置欠佳 四) 术后管理欠佳(功能锻炼不当、二次受伤) 一)骨质疏松 转子间骨折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 老年患者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螺钉在股骨头颈部的把持力必然下降 骨骼的质量与术后内固定物的移位和固定失效有关☆ ☆(张勇华.股骨转子问骨折内固定术失效36例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5):17-19) 二)固定物选择不当 术前评估、设计不到位 对于骨折类型和力学要求不熟悉 不同内固定物优缺点掌握不全面(适应症) 每一种内固定物均有其符合骨折类型和骨折力学要求的适应证,不加选择地以某种固定物来完成各种类型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姚学东.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和处理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38(4):490-491 三)固定物位置欠佳 内固定操作步骤不规范 固定物放置要求不熟悉 术中透视不清晰 尖顶距欠佳(TAD<25mm)☆ ☆ Baumgaerter MR,Curtin SL,Lindskog DM,et,al.The value of the tip-apex distance in predicting failure of fixation of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J Bone Jiont Surg(Am) 1995,77(7):1058—1064. 四)术后管理欠佳 ——功能锻炼不当 时机不当 强度不当 因人而宜。康复训练的时机和强度要依据骨折移位的程度、断端复位的优差、内固定的可靠度、骨愈合的快慢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个体化制定◆ 。 ◆ 杨辉.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12):101-102 二、内固定失效后重建 针对原发病因(骨质疏松治疗) 重建方案选择 a.恢复固有的解剖关系(优先考虑) b.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骨质疏松(OP)的治疗 药物治疗(骨肽片、阿伦磷酸盐、降钙素、钙剂和维生素D、中药等) 饮食疗法 调整生活方式(营养均衡、运动和阳光照射、避免嗜烟酗酒及慎用影响骨代谢类药物) 目前公认OP治疗方案 “三联”药物治疗: 钙剂 维生素D 骨吸收抑制剂 研究★表明: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有促进骨折愈合、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增加骨密度的作用。 ★ 崔树森,赵意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J].2014,29(2):138-140. 恢复固有的解剖关系 适应症:关节软骨质量较好,骨质较好、年轻患者 方法:DHS 髓外固定 PFN( PFNA) 髓内固定 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症:软骨破坏严重、发生骨性关节炎、骨缺损严重者 关节重建技术难点 恢复偏距(offset)——恢复髋关节生物力学 恢复长度——纠正跛行 纠正旋转畸形——恢复正常解剖关系,纠正外观 内固定失效后髋关节重建技巧 术前照骨盆平片,测量健侧颈干角,术中通过调整颈干角——恢复偏距 通过与健侧肢体比较,术中牵引,骨缺损处植骨——恢复长度 术中复位后维持下肢中立位——纠正旋转畸形 典型病例 病例4 男,63岁,股骨转子下骨折在当地医院行接骨板内固定术后4个月发现钢板断裂 术后一周 行髓内固定并髂骨植骨术 术后一周 行原内固定物取出,髂骨植骨重新内固定术 术后1周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大小转子均游离,给予钢丝捆扎。 小结 内固定失效后髋关节重建术是一次创伤大、费用高、难度高、预后较初次差的手术,应尽量避免。 良好的术前设计 合适的内置物选择 娴熟的技术、清晰的术中透视 因人而宜的功能锻炼 方可减少内固定失效几率! 病例5 男,5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