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医学]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2.心脏病变 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形成横位心,心尖主由右心室构成。心尖钝圆、肥厚。 心脏重量增加。 右心室前壁肺动脉圆锥显著膨隆。 乳头肌和肉柱显著增粗,室上嵴增粗。 通常以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超过5mm(正常约3~4mm)作为病理诊断肺心病的形态标准。 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增宽,核增大着色深。也可见缺氧所致的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纹消失,以及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增生等现象。 图注:1 右主支气管、2 右肺上叶支气管、3 尖段支气管(BⅠ)4 后段支气管(BⅡ)、5 前段支气管(BⅢ)、6 内侧段支气管(BⅤ)、7 外侧段支气管(BⅣ)、8 右肺中叶支气管、9 右肺下叶支气管、10 前底段支气管(BⅢ)、11 外侧底段支气管(BⅨ)、12 后底段支气管(BⅩ)13 内侧底段支气管(BⅦ)14 上段支气管(BⅥ)、15 下舌段支气管(BⅤ)、16 上舌段支气管(BⅣ)17 左肺上叶支气管、18 尖后段支气管(BⅠ+Ⅱ)、19 左肺下叶支气管、20 左主支气管、21 气管、22 气管膜壁 Between the bronchial cartilage at the right and the bronchial lumen filled with mucus at the left is a submucosa widened by smooth muscle hypertrophy, edema, and inflammation (mainly eosinophils). These are changes of bronchial asthma. The peripheral eosinophil count or the sputum eosinophils can be increased during an asthmatic attack. :灰色肝变期,肺泡腔完整,肺泡隔内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腔内渗出的纤维素网络了大量的中性粒细胞。0 This is respiratory syntytial virus (RSV) in a child. Note the giant cells which are part of the viral cytopathic effect. The inset demonstrates a typical giant cell with a round, pink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 RSV accounts for many cases of pneumonia in children under 2 years, and can be a cause for death in infants 1 to 6 months of age or older.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慢性肺疾病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即肺动脉高压是引起肺心病的关键环节。 1、肺疾病: 慢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多见,占80%-90%。 肺通气和肺换气障碍。肺泡气氧分压降低(缺氧),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引起肺小动脉痉挛、中膜肥厚;肺血管床减少,均导致肺动脉高压。 2、肺血管疾病:少见。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广泛性或反复发作性多发性肺小动脉炎及栓塞,直接引起肺动脉高压。 3、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 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 压迫大血管,造成血管扭曲,使肺动脉高压。 二、病理变化 1.肺部病变 原有病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 肺心病时肺内主要的病变是肺小动脉的变化,表现为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肌束,无肌性细动脉肌化。 还可发生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以及肺小动脉血栓形成和机化。 此外,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 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 三、临床病理联系 肺心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除原有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渐出现的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五 呼吸道感染 肺 炎 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为呼吸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 炎症发生的部位、累及范围。 炎症发生于肺泡内者称肺泡性肺炎(大多数肺炎为肺泡性),累及肺间质者称间质性肺炎。 病变范围以肺小叶为单位者称小叶性肺炎,累及肺段者称节段性肺炎,波及整个或多个大叶者称大叶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 主要是由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 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肺段、整个或多个大叶。 多见于青壮年。 临床表现为骤然起病、寒战高烧、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