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理心理学》全套课件序论.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心理学》全套课件序论

生理心理的研究方法 揭示脑与心理(行为)关系的研究方法有以下: 比较解剖法 皮层刺激法 毁损皮层法 一侧麻醉法 一侧电休克法 从低等脊椎动物到灵长类和人类的各个阶段脑的相对重量比较、外周感觉神经纤维与皮层神经元联系的数量、两半球皮层各区比例的变化,以及皮层各区组织结构的变化来看它们心理(行为)的发展。 也可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即从南方古猿(人猿)、原始人(直立猿人、北京猿人),古人到新人,比较他们的颅骨容量、颅骨内皮层模型来看大脑各区的发展,并联系他们留下的文化遗迹看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 比较新生儿、6个月、1岁、2岁、4岁、7岁、12岁到成人的大脑各叶的发展、各级皮层区的面积扩大顺序和比例看其心理的发展。比较新生儿、6个月、1岁、2岁、4岁、7岁、12岁到成人的大脑各叶的发展、各级皮层区的面积扩大顺序和比例看其心理的发展。 皮层刺激法 直接刺激法 间接刺激法 微电极刺激个别神经元法 直接刺激法 打开颅骨(动物实验或人的颅脑外手术),用机械的或弱电流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各个点以获得其机能的知识。 例子:潘菲尔德及其同事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所做的工作最为出色:他们发现刺激一级皮层区能引起病人最简单的感觉,而刺激二级皮层区则引起复杂的、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觉映象。 间接刺激法 外界声、光信号通过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法“间接”刺激脑皮层来观察动物与人的行为变化,或记录脑的诱发电位来分析大脑各皮层区是如何接收外界简单或复杂刺激信号的。(条件反射中的光信号和声信号) 微电极刺激个别神经元法 用微电极插入动物皮层和皮层下不同的组织,引出个别神经元的电位,从而发现各个神经元对刺激物所起的反应是不同的。 皮层一级区和二级区中各个神经元对刺激信号的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毁损皮层法 简介 种类 评价 简介 观察切除动物脑的某一部分或由于外伤、出血、缺血或肿瘤而使人脑皮层下某一部分损害后引起的心理(行为)变化。 这一古老的研究方法业已证明:动物进化的程度愈高,其行为受皮层调节的程度就愈大。 种类 横断损伤 吸出损伤 电解损伤 扩布性阻抑 冰冻方法 神经化学损伤 横断损伤 在外科手术条件下用刀在脑的不同水平上横断,使断脑之间的上下联系中断。 横断的部位一般有两个: 在中脑上丘与下丘之间横断,这样的实验动物称“孤立大脑动物”—观察脱离大脑后脑干对延髓运动功能的作用 在延髓和脊髓交界处横断,这样的实验动物称“孤立脑动物”—观察脱离脑控制的脊髓运动的功能 横断损伤一般在研究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和低级部位的功能及相互影响时采用。 吸出损伤 用一根一头连有吸引泵的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要损伤的脑部位,靠吸引泵的力量将欲损毁的脑结构吸出。 它需要在严格消毒情况下进行,一般在大面积损伤新皮层、小脑、海马结构时采用。 电解损伤 将一枚与电源相通的尖端裸露的绝缘电极(即正极)插入欲损毁的脑结构内部,无关电极(即负极)放在皮肤切口,直肠或暴露的肌肉上,以微弱电流(2—10毫安)作用15-20秒后,正电极周围2~9毫米的球状范围即损坏,其中心是充满坏死组织的腔,边缘是凝固、胶化的物质。 这种方法用于比较局部的损伤,如破坏脑深部结构等。 扩布性阻抑 用电、热、化学等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表面,经过一段短时间的潜伏期后,刺激便从受刺激部位沿皮层表面向各个方向扩散开来并产生抑制。 例如,在颅骨上钻一孔,用一片在25%Kcl溶液中浸过的滤纸覆盖,能引起皮层表面脑电活动持续较长时间的抑制。 冰冻方法 利用冷冻探头安装在硬脑膜表面,使其里边的皮层表面温度下降到20℃左右即可引起脑皮层局部区域的机能暂时性丧失。 温度下降到20℃左右时,脑细胞即停止活动。 神经化学损伤 用神经毒素或化学阻断剂等干扰脑内生物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的代谢,从而导致脑功能失调。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毁方式。 例如,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嘌岭霉素注入双侧额颞区和脑室能引起大白鼠记忆的丧失;用神经毒素——海人藻酸注入脑室选择性地破坏海马锥体细胞能使大白鼠长时记忆永久性丧失。 这种方法特异性高,选择性强。 评价 脑损伤法中的横断损伤、电解损伤,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缺点有:使神经细胞溃变而无法恢复(故称为不可逆损伤);掩盖由脑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特异性障碍。 扩布性阻抑和冰冻方法既不损伤脑细胞,也不容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变性,达到暂时性的机能切除,是研究脑机能的最有效途径。当刺激被解除后,皮层原先丧失的机能即可恢复(故被称为可逆损伤)。它们不仅用来研究局部皮层机能丧失所引起的行为变化,还用来观察追踪皮层机能的逆转过程,即机能丧失到恢复的过程。 反应时实验 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ies),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603701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