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一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415张PPT).pptVIP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一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415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测试(命题规律探究 题组分层精练)专题一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415张PPT)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一句中的“定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定子”的“定”是名词,定子是古人用来测量水位深浅的一种工具。 B.定子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先沉入水中,再通过测量其长度得知水位深浅。 C.古代船上使用定子,后来演变为船锚,增加了使船只在水面上停稳的功能。 D.“定子”也可写作“碇子”“椗子”,“碇”“椗”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2.第三段中“惊人的‘巧合’”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3.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金箍棒的“箍”  B.定海神针的“定” C.金箍棒的演变  D.金箍棒的原型 材料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非凡,出神入化。可他一旦丢失了金箍棒,任凭有天大本领,也难免 赤手空拳之忧,只落得垂头丧气。有一句俗话叫“猢狲没棒弄”,立时威风大减,活画出他那嗒 然若丧的神态。可见这根棒非同小可。 自古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一件兵器,得心应手,所向披靡。关云长的刀,李逵的斧……哪里数得 尽!但是却单单让孙大圣选取了一根“金箍棒”,端的是何缘故?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像今日戏 台上镀镍的金光闪闪两头有箍的圆棍儿一条吗?这个棒究竟是什么呢?它果真是东海龙宫中的 “定海神针”吗? 所谓“金箍棒”,“金”就是黄金、金属,“箍”就是两头有箍。这就出现疑问了:那么厉害的 一个棒还得靠箍,这个棒还结实吗?我曾考证过,“金箍棒”原本是“荆觚棒”。“荆”是一种 荆条,这个东西最坚最硬;“觚”是觚楞,意思是棱角。中华最古的兵器叫作“殳”,就是用这种 荆条做成的八角棒。这就是最早的荆觚棒,跟“定海”其实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孙悟空的金箍棒又能降妖除怪呢?这跟桃木有关。古人认为桃木是辟邪的,现在我们过 年贴的春联,最初的原型就是挂在大门左右的两根桃木棒,做成荆觚棒的样子,用以驱邪避怪。 荆觚棒在民间传说中讹了音,才变成了“金箍棒”。 这还跟《红楼梦》有点联系。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除邪祟”,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 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 趣极了,这属于我们的民俗学问。中华民族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 涵。小说里面离不开民俗,我们重视、欣赏“四大名著”,原因复杂得很,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 一定要加强对我们中华民族基本的理念、知识、道德、观念的了解,然后再读这四大名著,就会 左右逢源,更加明白其中的文化内容。 (取材于周汝昌《金箍棒的本义》)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金箍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兵器,孙悟空本领非凡,全都靠金箍棒。 B.现在戏台上的金箍棒,材质、色泽和形状,都与其原型不符。 C.金箍棒其实并没有“箍”,如果真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 D.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都有辟邪的作用。 5.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旦:与《阿房宫赋》中“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中的“一旦”,意思相同。 B.嗒然若丧:“丧”读“sānɡ”,意思是死丧。 C.辟邪:“辟”与“辟谣”的“辟”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D.左右逢源:贬义词,形容办事圆滑,在文中属误用。 6.“材料二”中的“猢狲没棒弄”是歇后语的前半句,下列是其后半句的一项是(2分)?(  ) A.坐不住  B.空欢喜 C.没得耍了  D.坐立不安 材料三 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同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宝杖、唐僧的袈裟一样, 是身份与性格的重要标记,更是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金箍棒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作为治理洪魔的英雄,其行为体现着为天下太平而牺牲的精 神,这说明金箍棒本质上蕴藏着定乾坤、安天下的天性,体现着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这决定 了它向善的价值取向。 其次,金箍棒全名“如意金箍棒”,体现着中华文化中万事如意的心理诉求,也暗示了对自由的 渴望。孙悟空是一个石破而生的自然之子,他天生的自由个性与金箍棒相结合,使他获得了话语 权,要与玉帝争天庭,表达了当时的人们要求自由、反抗专制的愿望,显示了自由精神的宝贵。 此外,被唐僧收为徒弟后,孙悟空运用金箍棒,一路除妖伏魔,这时的金箍棒转变为除暴安良的手 段,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法宝。 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而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一件令他苦恼的法器。两件 器物集于一身,一个张扬自由精神和世俗欲望,一个束缚自由,压抑欲望,两股相反的力量同在一 体。作者为什么要构思出这么一个限制自由个性的法器呢?从作者的态度看,他对反叛与自由 精神的颂扬是有所保留的,他意识到无限制的权力与欲望膨胀会扰乱社会秩序,会动摇社会基 础,金箍棒的威力不应无限放纵,而当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