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身体的姿势变化与运动对心搏出量改变的影响摘要
屏東教大體育第十三期 身體的姿勢變化與運動對心搏出量改變的影響
身體的姿勢變化與運動對心搏出量改變的影響
高紹源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海洋運動與遊憩系
摘要
潛水是本系運動技能項目之一,學生若能藉由實驗室的實驗,瞭解其在水中的生理
變化,如心跳、心輸出量以及血壓的變化,則有助於其在水中維持生理機能的恆定,如
體溫。本實驗藉由心電圖的計算,測出受試者在不同的身體姿勢;平躺、坐立、站立、
坐立於腳踏車上以及在腳踏車上運動。由實驗數據顯示,受試者在平躺時,其心輸出量
最少心跳最小;坐立姿勢,心輸出量逐漸增加,心跳也相對地升高;在站立的姿勢,心
輸出量也比坐立姿勢時要來的高,而其心跳也是如此;坐在腳踏車上的情形與站立的結
果相似;當受試者在腳踏車上運動時,心輸出量及心跳達到最高值。當受試者在水中時,
無論是做浮潛或者是水肺潛水時,最好採取俯臥的姿勢,因為在俯臥時其心輸出量最
少,心跳也相對最小,則流到四肢的血液也相對減少,所以身體內的熱量散失也減少,
身體內的溫度也因此得以保持恆定。
關鍵字 : 心電圖、心輸出量、心搏出量、心跳
通訊作者:高紹源 ,澎湖縣馬公市六合路300號
電話: 0922633695
E-mail :shao@npu.edu.tw
26
屏東教大體育第十三期 身體的姿勢變化與運動對心搏出量改變的影響
壹、 緒論
一、理論背景
有些研究者指出:雖然運動所引發在心電圖 R波振幅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是由於左
心室大小、QRS軸、心跳的改變以及缺血等因素所引起的 (Feldman, Borow, Neumann,
Lang Childers., 1985) ,然而,其生理學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為了能區別 R波的振幅,
以及與左心室大小改變之間的關係,受試者12導程的心電圖都要記錄,以比較R振幅與
12導程的心電圖的關係。結果發現R波的振幅與 V5和 V6的關係系數是 0.81 (p <0.01) ,除
了在向量上可得知V5和 V6與左心室的空間改變有所關聯之外,在統計數字上也獲得證
明。相反地, R波的振幅與 I 、 II 、 III 、 aVR 、 aVL 、 avF或 V1的心電圖(導程)
中,則沒有顯著的改變。從胸腔到左心室後壁間,與 R波振幅的改變係數為 0.79 (p <
0.001) 。從仰臥的位置到左後側位置,如此,把左心室移 近到後側胸腔的位置,其R波
振幅在V5及 V6相關的改變係數為 41 (p <0.001) 。從這些數據上的改變,證明R波振幅的
改變與左心室胸腔的改變,有直接及動力相關 (Feldman et al., 1985) 。
心臟的功用就是規律性的收縮,同時把缺氧的血液運輸到肺部與氧結合(肺循環),
並把這帶有氧氣的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體循環)(Froelicher Myers, 2000) 。心臟收縮
的信號就是把電流擴散到心臟的肌肉。這電流的產生是由心臟節律細胞、在心臟周圍的
特殊引導組織、以及心肌本身所引導產生的。心電圖就是由心肌所產生的電流的記錄
(Froelicher Myers, 2000) 。
人體的訊息是靠神經元來傳遞 (Guyton Hall, 2000) ,當神經元停止發送信號時,
神經細胞內的電位與神經細胞外的電位差稱為靜止電位或稱為極化,其值約為 -70mV 。
當神經元將訊息從神經細胞本體傳送到軸突時,靜止電位則開始改變,由負電荷改變到
趨近於零稱為動作電位或去極化(depolarization ),神經元以全或無的定律產生動作電
位。當神經元內膜電位到達 +30 mV (亳伏特)時,由於鉀離子的通道開啓較久,神經
元內的鉀離子往神經細胞膜外流出(此時鈉離子通道則關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