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教学素材—参考文献(论文部分).docVIP

学前教育史教学素材—参考文献(论文部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史教学素材—参考文献(论文部分)

二、课程辅助阅读材料(附:所选列的文章在单独的文件夹中) 上编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1、丁湘.原始公社制民族的幼儿教育概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7(3). 2、谭友坤,卢清.施善与教化:中国古代慈幼恤孤史述论[J].学前教育研究,2006(12). 3、徐华云.西周春秋太子保育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刘隆炎.中国古代胎教学说是中国教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5、王新智.中医胎教学说的源流和特点[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3). 6、徐春林.中国古代幼儿生命教育及其对“三生教育”的启示[J].昆明学院学报,2009(5). 7、孙德玉.我国传统家庭幼儿教育方式略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1、张江洪.论贾谊的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郑益乐,阳德华.颜之推早期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0(8). 3、熊瑜.朱熹家庭教育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2002(5). 4、念烨.王守仁和谐教育思想与当代儿童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5、苏启敏.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05(6). 6、段文阁.古代家训中的家庭德育思想初探[J].齐鲁学刊,2003(4). 7、戴岳.王阳明与杜威儿童教育思想之比较[J].贵阳学院学报,2006(4). 8、王建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第三章 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杨素琴.教会学前教育与中国学前教育近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周庆许,王建建.德租青岛时期蒙养学堂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陶双彬,李义本.近代婴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11). 5、涂德兰,牟映雪.清末有关蒙养院的规定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钱广福.清末学制改革中《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之比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3). 7、曲军.清末学前教育师资情况简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8、许凤霜.近代中国“儿童公育”思想的发展与影响.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7). 9、高岩.康有为教育思想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2A). 10、李小鹰,李定开.中国近代儿童公育与非儿童公育思潮对婴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推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第四章 现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1、唐淑,寇崇玲.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2、唐淑,寇崇玲.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续)[J].学前教育研究,2003,3(8). 3、姜彩燕.鲁迅与杜威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J].汕头大学学报,2011(4). 4、向春.抗战时期儿童保育事业的理论贡献[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5). 5、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以恽代英、杨效春辩论为例[J].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7). 6、谢建平.中央苏区儿童教育主要特点及其启示[J].福建党史月刊,2011(12). 第五章 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1、陈艳荣.陈鹤琴与张雪门学前教育课程思想的比较研究.呼伦贝尔教科院毕业论文,/ReadNews.asp?NewsID=938. 2、川尻文彦.杜威来华与“五四”之后的教育界——以陶行知的杜威思想受容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09(6). 3、王燕.杜威与陶行知儿童教育观之比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1). 4、王炳照,秦学智.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5、程秀兰.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及其成因[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6、张淑琼,贾宏燕,宗旭苏.陈鹤琴“中国化的新幼稚园”实践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7). 7、苗芳芳.陈鹤琴儿童游戏本土化探索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陈鹤琴教学法特色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9、杨卫卫.张宗麟幼稚园课程.南京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六章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1、廖其发.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 2、王标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