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诗歌选读-第四、五讲:门阀与诗歌.pptVIP

魏晋六朝诗歌选读-第四、五讲:门阀与诗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门阀与诗歌 一、门阀制度 (一)何谓“门阀”    “门阀”,“家门阀阅”之简化。    “阀”通“伐”,“功劳”之义;“阅”为“资历”义;合之,即为以功劳、资历为任用、提拔官吏之依据。    以“伐阅”任人,先秦已有萌芽。     “伐阅”本仅与官吏个人相关,但东汉后世家大族兴起,家族中往往多人出仕,于是出仕者的伐阅便成为家族的荣誉、声望的标志。至魏晋之时,“门阀”遂有“门地”、“门第”、“士族”、“高门”之意。    此后,就产生了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的制度,产生了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别等社会现象,门阀制度开始对社会历史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门阀制度的发展  1.东汉后期:门阀制度的萌芽    东汉已出现世家大族,这些家族在个人才德和儒学传统基础上,通过乡举里选,通经入仕等方式获得政权的遗宠。东汉后期,经过长期的酝酿、演变,门阀制度开始萌芽。此时虽有选士与“世族”联系的社会风气,但出身寒微者依然能以才学获得高位。  《后汉书》卷六八《郭太传》: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2.曹魏西晋时期: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    九品中正制与“二品系资”成为正式制度。选士之时,除看“德”“才”外,尚要看其“资”。“资”,即功劳与资历,包括个人与父祖辈的功劳与资历;“系资”,即按本人或父祖官爵高低来衡量。此时的门阀制度大体是官品决定人品和门第高下,而人品与门第的高下又导致官品的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德与才仍为评定人品极重要的标准,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并不很严。  《世说新语?贤媛》:    王浑妻钟氏生女令淑,武子为妹求简美对而未得。有兵家子,有俊才,欲以妹妻之,乃白母,曰:“诚是才者,其地可遗,然要令我见。”武子乃令兵儿与群小杂处,使母帷中察之。既而,母谓武子曰:“如此衣形者,是汝所拟者非邪?”武子曰:“是也。”母曰:“此才足以拔萃,然地寒,不有长年,不得申其才用。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武子从之。兵儿数年果亡。  3.东晋及南北朝前期: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    从魏晋时期按官位高低形成的门阀制度,东晋以后逐渐转化成按血统高贵与否区别的门阀制度。人品的评定由西晋“二品系资”,犹重德、才,进一步演化成完全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下为标准,德、才已不在考虑之列,出现了“膏腴之族”、“华族”、“高门”、“次门”、“役门”等长时期内一般不因官位有无、高低而发生变动的社会等级。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即所谓“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南史》卷二二《王球传》:    (王球)历位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时中书舍人徐爰有宠于上,上尝命球及殷景仁与之相知。球辞曰:“士庶区别,国之章也。臣不敢奉诏。”上改容谢焉。球简贵势,不交游,筵席虚静,门无异客。  《世说新语?容止》:    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公求救,陶公云:“肃祖顾命不见及,且苏峻作乱,衅由诸庾,诛其兄弟,不足以谢天下。”于时庾在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别日,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能往,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4.南北朝后期:门阀制度的蓑落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自南北朝后期起,门阀制度走向衰落。最主要的标志是:士族在官吏选拔与任用上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削弱,寒人或庶人比重在各阶级政权之中进一步增加。结果是官吏铨选上的士庶界限难以坚持,长期存在的清浊之分逐渐淡化以至消失,门品失去了意义。隋唐时,科举兴盛,九品中正制废除,世族之特权逐渐丧失,唐末,门阀制度基本消失。  《隋书》卷二六《百官上》:    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帝(梁武帝)欲招来后进,五馆生皆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  《梁书》卷二《武帝下》:    (天监八年)五月壬午,诏曰:“……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祝总斌《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原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又载祝总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二、世族与寒门  (一)世族    世族,语出《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原谓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    魏晋六朝之世家大族常有世族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