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当日朋友圈里的儿女最孝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母亲节当日朋友圈里的儿女最孝顺?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6/5/9?19:31:00 论文作者:未知 ? ?   讯:事件回放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百善孝为先,作为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不少公司都把孝顺父母作为考核职工素养的软性指标。日前,许多公司都举行了庆祝母亲节的主题活动,然而面对这些活动,职场人却表示:想法很美好,现实很尴尬。(5月8日《半岛晨报》)而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涌现出了大量祝福母亲节的文字、图片,甚至还有原创的文章、漫画、音乐、视频等等。至于晒妈妈照片、晒合影、晒礼物等的网友,就更是不计其数。   ●反对   晒爱浮躁不可取   这两天的社交平台上,到处洋溢着各式关怀的“温馨提醒”:你给母亲打电话了吗?给她准备了什么样的节日礼物?对她说过“我爱你”吗?而与此同时,花样繁多的“晒妈??行为也在朋友圈泛滥开来,好像在这一天,大家有对母亲表达不完的爱。可揆诸现实又不难发现,那些鸡汤式的“温馨提醒”与朋友圈里的隔空抒情,有些不过是一种廉价的内心展示,与其说它们是在表达感恩,倒不如说是希望借此掩饰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事实上,给母亲的最好节日礼物,是平素里我们对母亲的关爱。因此,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自己对母亲的了解究竟有多少?2015年,武汉工商学院曾就“你对母亲了解多少”做过一份调查,在500份问卷中,有71.8%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年龄,67.4%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还有23名学生对母亲“一无所知”。虽然说这份调查是针对高校学生,但我相信,即便是针对社会人群,其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了解都做不到,那么,那些所谓的“孝行”都不过是道德压力下的一次敷衍应付。   其二,自己对母亲的关爱究竟是出于自觉,还是勉强尽到的子女责任?其三,于整个社会来讲,为保障母亲的权利,我们又做了哪些努力?在个别领域,女性仍是被歧视的对象。任何一个节日的设立,其实都从侧面反证着它所保护的群体的权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母亲节亦是这样。而如果我们针对它的所有行为表达都还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对其理解与认知还局限在误解与浅陋的外层,那么,这样的举动是母亲们不愿看到的。张剑   ●赞成   不必质疑网上孝顺   从5月7日开始,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就出了大量祝福母亲节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喧喧嚷嚷。不少人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发出质疑:“你们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有人甚至直接指责称:“哪里的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也。”类似的质疑之声,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面对什么是孝顺问题,最基本的回答应该是“平时的陪伴和关爱”,而不是在网上“晒妈”“晒祝福”!特别是,一些子女朋友圈里晒得欢,但实际上毫无表示。但面对朋友圈“晒妈”“晒礼物”“表孝心”,我们还需要宽容看待。至少,不能仅仅将其当成“隔空祝福与抒情”,更不能直接指责其“表面功夫”。   首先,“朋友圈里晒妈”也是一种孝心,尽管这种孝心可能是表面的、甚至是作秀的,但其本质也是一种爱意、祝愿的表达。这种爱需要从表到里的转化,但转化需要提醒、需要引导,唯一不需要的就是一味质疑。况且,能够在“朋友圈里晒妈”,总比什么也不做好吧!   其次,“朋友圈里晒妈”只是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谁敢说人家晒妈的网友,仅仅只是“在朋友圈最孝顺”呢?谁能保证,人家朋友圈里晒了妈,就没有陪妈妈聊天,就没有常回家看看?   中国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表达一向很含蓄。妈妈很少说:“孩子,妈妈爱你”,而子女也很少会表达:“妈妈,我爱你”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观念的使然,但未必就是理性与正确的。特别是,一些心理研究成果认为,爱就该说出来,就该表达。那么就此而言,网友在“朋友圈里晒妈”,对母亲表达祝福,陈述爱意,本身显然也是没有错的,没有必要对其进行讽刺。相反,冷嘲热讽者,倒是有必要改变观念,大声地、明明白白地向妈妈说一句“母亲节快乐”,甚至有必要直接表白:“妈妈,我爱你”!刘鹏   ●提醒   写信不能强制   百善孝为先,不少企业把孝顺父母作为考核职工素养的软性指标。有公司甚至要求,母亲节这天每位员工要给母亲写封信,公司将统一预定一束鲜花加上这封信送给母亲。面对这种活动,这家公司一半以上的员工明确表示出了反对。有人提出,“我自己给妈妈打个电话就好了。”也有人说“鲜花可以有,但是能不写信吗?”而在调查中,约有六成网友支持公司的做法。   或许有人会说,公司的出发点是好的,关心妈妈、孝敬老人总是应该的。其实不然。现如今,很多炒作和不正常的做法,都会打着一个看似非常美好的幌子。比如,同样是过母亲节,有些单位最热衷的做法就是组织员工给母亲洗脚。非要把本应发生在孩子和父母私人空间的亲密举动无限放大,甚至要有组织、有纪律地拿到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