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世”中国历史警示
“盛世”中国历史警示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3次公认的“盛世”。它们都是在前朝大乱之后,经过新一代封建统治者们拨乱反正、励精图治、最终实现新的大治的结果。汉朝的无为而治,唐朝的居安思危,清朝的乾纲独揽,以及盛世之朝推行的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任用贤才、崇尚节俭、完善法制、团结异族等。堪称治国兴邦之道。而后继乏人、固步自封、溺于安乐、苛政当令,是盛世显危的源头。
[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盛世;乱与治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3-0101-06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 000多年。其间,先后出现过3次公认的“盛世”,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的大唐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满清盛世。这3次盛世,虽然确立了古代中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的地位,但它们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而留下了诸多的遗憾和思考。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中国过去的封建主义盛世,能够为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有益的警示。
一、盛世之源
总的说来,中国历史上的3大盛世,都是在大乱之后,封建王朝的新一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拨乱反正,最终实现新的大治的结果。西汉在秦朝的废墟上重建。历经百多年的“休养生息”,才达到全盛。唐代在隋末大乱之后,历经近百年的曲折发展,才重获大治。清王朝在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和扫荡南明势力之后。历经百多年的图强奋斗,才实现安邦。这3大盛世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在乱治交替的规律中前行的。而盛世之前的大乱,完全是由前朝统治者的苛政造成的。封建统治阶级极端腐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再也无法生存。于是。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等各种形式的“民变”。
(一)不恤百姓,赋役繁重。秦朝征收田租,三分取二:大兴土木。特别是修建了长城、阿房宫和骊山墓。百姓赋役无度,苦不堪言。当时,全国人口约2 000万,被征发徭役者不下200万,再加上服兵役和杂役者100万,合计总数约占全国当时总人口的15%。秦皇如此滥用民力,破坏正常农业生产,实非民众所能承受。因此,秦末爆发农民起义,实属必然。隋末大乱也是如此。隋炀帝连续多年征发农民掘长堑、筑西苑,营建东都等,加上军事征伐同时并举,骚扰遍及全国民户,上百万人被夺去生命。明末皇室贵族生活挥霍。为了缓解朝廷财政危机,便先后实行三饷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合计每年增征超过正赋一倍以上。农民饥寒交迫,开始四处逃亡。明神宗还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巧立商税名目,横征暴敛,激起城镇民众强烈反抗。
(二)君臣失道,穷奢极欲。盛世前朝的统治者们盘剥百姓,源自昏庸的政治和腐朽的生活。隋炀帝是有名的暴君。他骄奢淫逸,贵族官僚们竞相仿效。他生性不喜人谏,更不饶恕进谏求名者。他任性妄为,不顾民众死活,只求本人快乐。他三游江都,每次率领妃嫔、官吏等10多万人,乘坐龙舟和各样船只千艘,使用纤夫万人,沿途旌旗林立,繁华异常。他还下令所过州县的居民都要献食,不知浪费了多少穷人维持生命的口粮。《隋书》描写他是:“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他的所作所为,将自己树为全国人民的仇敌,终暴毙于天怨人怒的社会动乱。
(三)严刑峻法,打击异己。秦皇乐以刑杀为威。膑、刖、劓、宫等肉刑,腰斩、枭首、坑死、凿颠、烹煮、车裂等死刑,还有夷三族(一人犯罪,诛杀父族、母族、妻族),用法深刻。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就是极端压制人民思想的野蛮行为。在秦朝的严刑酷法之下,全国变成了监狱,泛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恐怖景象。陈胜、吴广的起义也正是因为戍边误期。按秦法当斩,才被迫举事。明朝末年,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他们屡兴大狱,迫害要求政治改革的东林党人。崇祯即位以后,虽然除掉了魏忠贤,但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二、盛世之道
大乱之后盛世兴。新朝统治者们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适时转变前朝的治国思想,推行不同于前朝的治国理念,推动中国社会走向长治久安。
(一)汉朝的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人口流散,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兴的政权,刘邦开始“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将混乱的政治局面恢复到合理的政治秩序上来。针对秦王朝实行的苛政,他反其道而行之,采纳文人陆贾的建议,用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指导治国。刘邦去世以后,西汉王朝尽管经历了吕后专政,但随之即位的文帝和景帝继承了这一治国思想,并由此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老子的“无为”思想,本意是行事处事应当顺应自然变化。而运用到治国理政上面,正如老子所说:“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皇帝要以百姓的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