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人类的生活空间图式汇.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工业时代人类的生活空间图式汇

四、后工业时代的人类生活空间图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繁荣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工业化先后达到顶峰,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将停滞不前,而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关于这个新时代的变化与特征,西方也包括许多中国学者都一直予以密切的关注,并不断根据社会的新进展进行热烈的探讨。早在1959年,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就提出了“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用以讨论工厂中权力关系的变化;同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也产生了后工业社会的思想,他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1962年贝尔又在波士顿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后工业社会:推测1985年及以后的美国》一文,1973年他正式出版了引起世界轰动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他认为将看到“后工业社会”的出现从五个方面刻画后工业社会:① 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②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③ 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④ 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⑤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经济社会图景在文化领域巨大1985年秋天,后现代主义“教父”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从此之后,后现代主义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它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现代性和现代化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性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性。根据后现代主义者的一般性倾向,罗斯诺教授把他们分为怀疑论后现代主义和肯定论后现代主义,格里芬教授提出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分类。一般而言,怀疑论和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反现代化的;肯定论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现代化理论的组成部分。阿尔温托夫勒Crook,1992;Inglehart,1997)等思想,德国学者贝克教授1986年又提出的再现代化中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998)。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由于“后工业社会”提法含糊,“后现代”是一个“时间不自洽”的模糊概念它具有表达能力局限现代化不是历史的终点,后现代化也不是终结1979年,贝尔承认“信息社会”的概念较“后工业社会”更为确切。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代表作《第三次浪潮》说:“我相信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在《权力转移》里预言:随着西方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同年,法国名记者和作家让雅克·塞尔旺施赖贝尔发表《世界面临挑战》一书作者认为,信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取之不尽的资源,而自然资源与能源在地球上却日趋竭直接运用“信息社会”概念取代“后工业社会”和其他提法。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比特发表《大趋势》一书,他从lO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发展趋势认为:“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信息经济社会是真实的存在,是创造、生产和分配信息的经济社会”他概括了信息社会的四个特征:(l)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2)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3)人们注意和关心的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将来;(4)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社会。1 一些国家信息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百分比及就业人口百分比 份 二级信息 部门 合 计 发达国家 美国 1958 1967 1972 1974 19.6 23.8 24.8 - 23.1 24.7 - 24.4 42.7 48.5 - - 42.0 45.0 - 49.0 日本 1960 1965 1970 1979 8.4 14.4 18.8 14.7 - 21.8 16.2 20.7 - 36.2 35.0 35.4 21.0 26.0 29.0 38.0 澳大利亚 1968 1974-1975 1977-1978 1978-1979 14.6 18.5 22.0 23.2 - - - 13.8 - - - 37.0 - 27.5(1971) - 46.4 原西德 1950 1976 - - - - - - 18.3 33.2 法国 1962 1972 1973 1974 1975 21.6 22.8 24.8 19.1 - - - - - - - - - - - - - - - 35.0 瑞典 1970 1975 16.9 17.8 - - - - - 36.0 英国 1963 1971 1972 16.0 - 22.0 13.8 - 10.9 2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