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ppt

中学联盟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

反馈练习 1、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某池塘中鲤鱼年增个体数 B. 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 C. 蛔虫和人之间的关系 D. 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生物种类 A 2、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 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 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上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B 3、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D 4、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 d越大,M与N种间竞争越激烈 D. M、N将呈现“J”型增长 C 作 业 完成教辅本节全部作业 单独培养时,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混合培养时,随两种草履虫数量增加,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逐渐增多。大草履虫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逐渐减少,直至灭亡。 * * zxxkw zxxkw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群落的是( ) A.一片草地里全部的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 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牛等所有生物 D.海洋中全部的鱼 C 一个群落应包含全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假如你来到了夏威夷海洋生物群落, 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 zxxkw zxxkw 部分物种名录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云杉 峨眉山的常绿阔叶林 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 部分物种名录 峨眉山灵猴 西蜀海棠 散血芹、枯叶蝶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峨眉山的常绿阔叶林 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 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类数(丰富度)如何变化?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苔原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二、种间关系 zxxkw 螳螂 二、种间关系 (一)寄生 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 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B A A B 蛔虫、噬菌体等 虱子、跳蚤等 菟丝子与大豆 2、结果: 裂头蚴虫 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 二、种间关系 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对猞猁和雪兔在90多年时间里的种群数量作了研究。 zxxkw 二、种间关系 1、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猞猁数量的周期性变化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雪兔数量的周期性变化。 二、种间关系 2、两个种群之间是什么关系? 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二)捕食 生物B捕食生物 A A B 2、结果:对捕食者有利,对被捕食者有害; 使得两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二、种间关系 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二、种间关系 ①在资料中给出“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这个条件的意义是什么? ②本资料中,两个种群之间是什么关系? 1、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三)竞争 A B C 2、结果: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B A 促进 促进 ? 1、定义: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四)互利共生 地衣(真菌和藻类 ) 双方互利,若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2、结果: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二、种间关系 →斗争最激烈 建立种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关系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数量坐标图 A B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 个体B得利 个体A有害 +- 关系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数量坐标图 A B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