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文化产业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产业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主讲:张虔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管理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是指在2008北京奥运会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中以自愿为原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在奥运会志愿者行动项目体系内,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奥运的各界人士。 一、文化项目团队组建与管理 (一)项目团队的组成 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协调者)、助理项目经理、项目办公室人员和专业人员。 (二)项目团队的组建过程 1.项目管理班子的组织结构选择 (1)组织规划要考虑项目的组织间联系、技术间联系和个人间联系;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配备要求;角色和任务分派;组织结构图。 (2)组织结构选择的原则。 (3)职能部门与项目管理班子间的关系。项目班子的专业职能部门应尽可能由公司相应的职能部门派出人员组成,项目结束后,这些人员可以回到各自的部门。 其中有两个问题应特别注意: 一是项目经理与职能部门经理之间,选择人员要相互合作,注意优秀员工的使用和项目持续之间的平衡; 二是人事关系,应注意进行沟通,尽可能避免冲突的指令。 2、项目经理的选择 竞争招聘制 领导委任制 基层推荐,内部协调制 3、人员的招募 (1)人员配备计划的制定 (2)人员配备的原则 a.除非项目发生大的变动,项目班子组建原则与新任务分配方法应基本不变。 b.相同层次内的每位成员应得到相同的关于项目、利益和特殊规定的说明。 c.项目结束时,对班子成员的遣散规定应事先得到公司批准,除这些规定外不应有其他特殊的遣散规定。 d.告知每位成员被选入班子的原因。 e.相同层次和类别的成员应具有相同的自由度,包括接受或拒绝某一任务的自由。 (3)人员招募的方法 协商; 事先分派; 采购,即社会招募; (4)项目办公室和职能人员配置 项目团队一般可根据全职与否分为两种:全职的办公室人员和完成阶段性工作的职能人员或辅助人员。 志愿者的招募 (一)来源 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主要在北京地区招募,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要来源,同时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外国人招募一定数量的赛会志愿者。 (二)报名途径 北京奥组委或北京奥组委指定的相关机构,负责接收申请人的自愿报名。 (三)报名时间 赛会志愿者的报名时间为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年满18周岁以上(对年龄上限不做规定),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具备指定岗位要求的能力和素质、自愿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义务服务、接受北京奥组委领导和管理等。 (四)招募流程 1.赛会志愿者的招募流程主要包括申请人报名、材料审核、面试、测试、岗位分配、背景审核、发出录用通知等。 2.北京奥组委按照招募流程分批次在申请人中录用赛会志愿者,2007年8月发出第一批赛会志愿者录用通知。赛会志愿者录用工作于2008年5月完成。 (五)京外赛区赛会志愿者的招募 青岛、天津、上海、沈阳、秦皇岛、香港赛区的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根据北京奥组委制定的统一政策,在北京奥组委的指导下,由各赛区赛事组织机构负责实施 。 (三)项目团队的管理 1、项目班子建设 (1)项目班子建设活动:例会、总结会、学习会、交流会等。 (2) 项目班子制度建设:奖励制度和表彰制度。 2、人员搭配与培训 1.人员搭配就是把尽可能多的积极主动的项目班子成员安排在同一地点,以增强他们整体工作的能力,这种人员的搭配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大项目。 2.培训包括一系列的用于增强项目管理班子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培训活动。 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培训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工作应发挥北京的教育资源优势,争取多方支持。 志愿者的培训 (一)培训内容 1.通用培训。通用培训的内容包括奥林匹克基本知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概况、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北京历史及文化生活、残疾人服务知识和技能、礼仪规范、医学常识及急救技能等。通用培训将针对赛会志愿者申请人广泛开展。 2.专业培训。专业培训的内容包括按志愿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所应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场馆培训。场馆培训的内容包括场馆功能、场馆内比赛相关知识、内部设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 4.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 (二)培训方式 1.远程培训。远程培训主要包括网络培训、广电媒体培训和函授培训。 2.面授。 3.实践培训。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公益实践活动、专题活动和参加测试赛。 二、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