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冲击下传统纸媒怎样突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冲击下传统纸媒怎样突围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 开始进入“快速点击阅读”时代。正是依靠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 等特性,网络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媒体。传统纸质媒体的地位受到了猛烈 冲击,甚至有人预言“报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亡”。那么,在咄咄逼人的网 络挑战下,传统纸媒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纸媒危机;网络特性;革新求变;协作共赢 在发展过程中,报纸不断遭遇新挑战。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都曾 是报纸的“敌人”。而第四媒体网络则是威胁报纸生存的最强对手。俗话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报纸要想摆脱困境,必须要对网络这个对手有准确 全面的认识。 一、报纸沉沦的警报 1998 年5 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既然是 媒体,新闻传播就是其重要功能[1]。据统计,1964 年尚有80%的美国人看报纸, 如今却只有50%,其中年轻人不到20%。《消失的报纸》一书指出:“假如报纸 继续按照目前的速度下沉,地球上最后一个读者阅读最后一份报纸将发生在 2040 年 4 月”。这个结论虽很夸张,但却是对报纸的警示。同样是在 2008 年,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迎来100 岁生日。就在此之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该报宣布自2009 年4 月起将停刊日报印刷版,而只做报纸网站,辅以新增发行 纸质周刊[2]。这份百年老报的声明,无疑让纸媒工作者感到丝丝寒意。 二、网络媒体的优越性 (一)网络反应的快速性 和纸媒相比,网络信息的传播几乎可以做到与事件发生同步。特别是全民 微博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已变成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无缝”传播。 传统纸媒则要进过一个采写——编辑——出版的固定流程。而完成这个流程的 时间几乎是不可能完全压缩的。 (二)网络信息的海量性 传统纸媒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版面容量的自然限制。这是由纸媒特殊的 承载信息方式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纸媒所刊登的信息必然是经过选择的。而 网络的信息承载方式和纸媒相比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每一个页面的信息承 载量虽然有限,但它可以无限链接。因此,无论多厚的报纸都无法和网络的信 息承载量相比并论。 (三)网媒受众数量庞大 2012 年1 月16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 次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 网民规模突破5 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 年提升4 个百分点。中国网民规模 达到5.13 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 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 个百分点, 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 亿,同比增长17.5%[3]。 (四)网络搜索快捷高效 在网络时代,一个人知识有盲点不可怕,只要你有掌握了寻找知识的方法。 网络的搜索引擎就是这个攻克知识盲区的法宝。输入关键词,相关信息就会立 刻呈现。不过,网络搜索并不能精确锁定你想找到信息。相信这一点随着网络 技术的进步会逐渐改善。 (五)网络有互动性和监督性 比如,2011 年4 月21 日上海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播发了题为《迫于 压力 业主主动开拆“最夸张违建”》的新闻,讲的是长春一小区业主在自己所 住的28 层露台上盖房子,随即被网民拍下传至网络,很快引起轩然大波。政府 相关部门下达拆迁通知却无法解决问题。最终,该业主主动拆除了违建。在接 受记者采访时,该业主的朋友称促使他拆除房屋的原因是因为巨大的舆论压力。 常言说“人言可畏”,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一个村落公众舆论即可会对身处其 中的个人造成巨大影响。而网络的受众数量极其庞大,影响范围波及全球。如 果网络上对某些违法行为进行了舆论讨伐,就如同开了一个全球新闻发布会和 批判会。当事人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虽然网络是个众声喧哗之地, 一旦形成意见一致的汹涌民意就会起到非常有力的舆论监督作用。 (六)网络已成主流生活方式 如今,网络早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不可或缺之物。他们几乎所有一切 生活问题都会通过网络来解决。在苹果手机风靡全球之际,青少年对网络的依 赖性更是大大增强了。有人说,一个现代年轻人的标准像应该是这样的:每天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新闻;在回家的路上,在车站等车时在用智能手 机上网聊天并浏览新闻;到家后打开电脑聊QQ 打游戏。而报纸对年轻人的吸引 人越来越小,甚至很多人从来都不看报纸。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