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件——病毒总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NTERFERON antiviral state antiviral state antiviral state antiviral state INTERFERON antiviral state antiviral state antiviral state antiviral state 干扰素的特性 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干扰素作用无特异性(光谱) 种属特异性 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只抑制不杀灭 对宿主细胞无影响 Mechanisms of virus neutralization by antibody at the cellular level. B.特异性免疫 Lysis of virus-infected cells by cytotoxic effector cells C.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 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决定因素: 形成病毒血症 血清型单一 抗原性稳定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防治原则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动物接种 -鸡胚培养 -细胞培养 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快速诊断 -形态学检查 -病毒成分检查 -早期抗体检测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 培养方法:动物接种 鸡胚接种 细胞培养 培养结果:动物发病或死亡 血凝现象等 细胞病变效应(CPE) 人工主动免疫: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人工被动免疫:抗体等。 治疗: 核苷类、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 抑制剂、金刚烷胺、干扰素、中草药等 预防: * 六.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的作用,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inactivation)。 灭活的病毒仍具有其它特性如抗原性,红细胞吸附,血凝及细胞融合等。 物理因素 温度:耐冷不耐热 pH值:pH5-9范围内稳定 辐射:X射线、γ射线及紫外线均可使病毒灭 活。但不宜用紫外线制备灭活病毒疫苗。 化学因素 脂溶剂:如乙醚可溶解病毒包膜 消毒剂:氧化剂、酚类、醇类、卤素等 抗生素及中草药:抗生素对病毒无抑制作用 七.病毒的分类 生物学性状分类法:科、属、种 分类依据还有: 核酸的类型 病毒的形状、大小 衣壳的对称性 有无包膜 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抗原性 临床特点 临床分类法: 呼吸道病毒 肠道病毒 急性胃肠炎病毒 肝炎病毒 虫媒病毒 皮肤粘膜感染病毒等 亚病毒 亚病毒(subvirus)是比病毒更小或结构 更简单的传染因子,包括: 类病毒:仅有核酸 卫星病毒: 有核酸,也有衣壳蛋白,较小 仅有核酸,需要辅助病毒 朊粒:仅有蛋白,无核酸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 二.抗感染免疫 1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2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3 病毒感染的类型 4 病毒与肿瘤 一.感染 传染源 外源:病人,隐性感染者,携带者 内源:自身 1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 A.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B.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性接触、节肢动物叮咬、动物咬伤、接触、胎盘等。 2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杀细胞性感染(cytocidal infection) CPE 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 形成包涵体(inclusion body)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细胞病变效应: (cytopathic effect, CPE) 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 细胞性病毒,经过一定时间后,可用显微 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培养瓶壁脱 落等现象,称之为细胞病变效应。 epithelial cells - adenovirus uninfected early infection late infection slides from CDC 稳定状态感染所致细胞的改变: 细胞融合 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细胞融合 —多核巨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包涵体(inclu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