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落龙塘大桥25米T梁张拉计算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落龙塘大桥25米T梁张拉计算书

落龙塘大桥25mT梁预应力筋张拉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本桥采用低松驰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单根钢绞线为15.24mm(钢绞线面积Ap=139mm2),标准强度Rby=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锚下控制应力:σcon=0.75Rby=0.75*1860=1395Mpa。 3、张拉时采用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双控,并以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控制为主。 4、《湖南省娄底至新化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5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通用图》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张拉程序 1、为防止张拉时主梁侧弯,按以下张拉顺序张拉:50%N2 100%N3 100%N2 100% N1。采用两端对称、均匀张拉,不得集中张拉。 2、张拉程序 0—σ0(15%σcon)—30%σcon—σcon(持荷2min锚固)。 N2钢束先张拉50%的 张拉力,待N3钢束张拉完成后, 再将N2钢束的张拉力补足。 三、张拉力与油表读数对应关系 预应力筋控制张拉力P=σcon×Ay×n,(n为每束钢绞线根数) 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计算: 以中跨中梁N1束为例: 一、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 6 根钢绞线束:P= Ryb×0.75×Ap×n=1860×0.75×139×6=1163.43KN 二、以090706(1#)号千斤顶、1# 号油表为例: 千斤顶回归方程: T=36.759P-0.924 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 T——千斤顶拉力(KN) (1)15%σcon=174.51kN 时: P=(174.51+0.924)/36.759 =4.77MPa (3)30%σcon=351.54kN 时: P=(349.03+0.924)/36.759 =9.52MPa (4)100%σcon= 1171.8kN 时: P=(1163.43+0.924)/36.759 =31.68Mpa 张拉力与油表读数对应关系见附表 四、伸长量计算 (1)、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式如下: △L= PP·L/ AP ? EP 式中:—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 mm );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N ); L—预应力筋的长度( mm ), AP—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MPa )。 (2)、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式如下; PP =〔1-e-(kx+μθ)〕/(kx+μθ) 式中:—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N );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 m );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rad );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m;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1、 中跨中梁一片预制主梁钢绞线每束6根(因梁体两端对称,固计算至跨中)。 本计算采用精确值。 N1束的伸长量: 张拉力计算 钢绞线强度: 钢绞线截面积: Ap=139mm2 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Gpa 张拉力:N=Ryb×0.75×Ap×n=1860×0.75×139×6=1163.43KN 系数:K=0.0015,u=0.25 单根钢绞线张拉的张拉力 P=1860×0.75×139=193905N =6.818m, ; =2.443m ; =3.045 θ=7×π/180=0.122173( rad ) 分段终点力计算 线段 (m) (rad) 终点力(KN) AB 6.818 0 0.010227 0.989825 191932.0395 BC 2.443 00.122173 0.034207762 0.966371 185477.5011 CD 3.045 0 0.0045675 0.995443 184632.2644 平均张拉力: AB段 PP =〔1-e-(kx+μθ)〕/(kx+μθ) =192916.8383 ( N ) BC段 PP =〔1-e-(kx+μθ)〕/(kx+μθ) =188686.371 ( N ) CD段 PP =〔1-e-(kx+μθ)〕/(kx+μθ) =185054.561 ( N ) 理论伸长量: AB段△L= PP ? L/( AP ? EP ? n ) =193905×6.818/(139×195 ) =48.5( mm ) BC段△L= PP ? L/( AP ? EP ? n ) =191932×2.443/(139×195 ) =17.0( mm ) CD段△L= PP ? L/( AP ? EP ? n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