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访谈节目八种美感体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视访谈节目八种美感体现

电视访谈节目的八种美感体现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活跃在我国地(市)级以上各类电视频道上的一种崭新的报道形式,它以其浓郁的人文色彩和独特的个性魅力而备受青睐。笔者所在的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于2005年初赶时应势创办了一档时长35分钟的访谈节目《交流》,我担任该节目的主持人。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打造,《交流》于2006年底被评为江苏省广播电视“名优栏目”,央视索福利调查公司调查显示,《交流》一直在盐城地区处于收视率排名榜领先位置。回眸三年多来成败得失,笔者有一个深切感悟:任何电视节目,都要讲究它的美学价值。在电视节目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美感就是生产要素,就是一种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那么,电视访谈节目的美学价值和美感体现蕴含在哪些方面呢?笔者的实践体验大致在以下8个方面:   ――对象美。地方台访谈交流节目选择的对象应具有社会“美”感:一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人物;二是取得突出成就的成功人士;三是在突发事件和突发灾害中有突出表现的英雄;四是各个方面的道德楷模和默默奉献的模范人物。这些人富含心灵美、人性美、事迹美,弘扬他们的美德,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譬如,去年以来,我们的访谈对象是:共和国英模、本市全国上山下乡第一人董加耕,射击老将、本市籍奥运冠军王义夫,《食品安全卫生法》的提案者、本市全国人大代表姜德明,奥运冠军刘翔、“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以及本市取得突出成就的成功人士李有干、朱湘桂、胡友林、陈澄、陈德林、范玉媛等等。这些人物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知名度,普遍受到人们的敬慕和美誉度。让他们走上荧屏,就是新闻讲究美感的体现。   ――真实感。法国文艺评论家布瓦格洛说过:“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真应统治一切。”电视访谈节目必须有对象人物的事迹、故事和对事实的说明、解释,这些都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人为拔高、合理猜测、歪曲或掩饰。优秀的访谈节目都是以真实赢得观众、给观众心理上带来一种满足和喜悦的,而这正是新闻产生的美感所???。相反,如果对访谈对象报道的情节或细节不真实,或者在访谈期间插播的短片有故意“情景再现”的人为演绎,观众便会厌恶而丧失公信力。例如,我们对共和国英模董加耕的访谈,“文革”中毛泽东主席过70岁生日曾请董加耕、邢燕子吃饭,让董加耕跟毛主席、周总理坐在一起膀子靠膀子,毛主席还亲自给董加耕挟菜;后来江青住钓鱼台也经常夜晚打电话请董加耕、邢燕子看电影。董加耕因此受到连累,一生中三起三落,受到长达近10年的审查。直到中央专案组在张春桥的日记本里发现“小董(加耕)不可靠”才将他解放归乡,担任一个乡的副乡长。对这些细节访谈,我们都坚持查阅资料,核了又核,确保绝对真实,才对外播出。   当然,真的不等于全是美的,但美的必须是真的。我们在访谈全国道德楷模、见义勇为英雄戴俊的家人和生前好友时,对戴俊在西安为救助被劫女青年与三名歹徒英勇搏斗的事迹询问,则着重询问戴俊的表现,而对歹徒的残忍和凶恶,则一带而过。我们认为案例报道中一些血腥、腐朽和淫秽的东西,即使事实是真实的,但也不会给人带来美感。   ――故事美。人物访谈节目要想吸引观众,就应该增加故事性。原因有三点:一是人物访谈节目的主体多是新闻人物、杰出人物和优秀人物,他们激动人心的创业历史、成长历程和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通过迭宕起伏的故事叙述更能吸引观众;二是人物成长历程的时空跨度大,平铺直叙观众难以入耳入心,用故事因素围绕一两个中心事件可以将其巧妙地连接起来;人物访谈节目自身特点也要求用故事性因素来串连。因为访谈节目往往呈现随机性、动态性,结构发展常常受到谈话内容走向的左右,因而容易游离主题,影响谈话的完整性。加上传播与接受是现在进行时的,传授的共时态容易造成问与答的不可预知性,会给观众零散的感觉。用故事串联,则既可以引发“天涯共此时”的同体感,又可以增加悬念和吸引力。营造故事美,一要从人物题材的特定角度寻找故事因素;二要从选择主题切入的角度增强故事性因素;三要通过主持人提问分析引导故事情节发展。例如,我们对“中国鞋王”朱湘桂的访谈。从人物题材特定角度抓住朱湘桂从两间牛棚起家办小作坊到引进意大利世界一流制鞋技术、产品打进欧美国际市场个中的酸甜苦辣演绎创业故事,把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史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给观众,给人以美感。   ――情感美。新闻实践证明,时下国内许多电视媒体访谈类节目都是打“情感牌”取胜的,访谈类节目要想引起观众的美感,让观众满足求美需求锁定视线,就要注重以情感人。穆青说过;“冷漠是新闻写作的敌人,激情哪怕是幼稚一些,也会使文章闪现火花”。他的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他是流着眼泪写的。我们访谈盐城市区一对金婚市民汪虹和她的老伴自费玩转欧洲14个国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