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呼啸山庄》价值倾向
论《呼啸山庄》的价值倾向
摘 要: 小说《呼啸山庄》的价值倾向是与众不同的,诸如对偏重于物质层面的功名利禄的需求,对生活能力方面的人情世故的历练演变,以及对不同个体言行举止的标准规范的制定与遵守等世俗价值取向的追求皆不入作者法眼。通过对小说叙事手法和主导思想的解析,以及通过它与其他小说所秉持的价值观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呼啸山庄》所体现的鄙视俗世,甚至蔑视死亡、唯美唯精神主义的价值观,令这部小说彰显现出惊世骇俗、别具深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小说《呼啸山庄》 叙事手法 主导思想 价值倾向
一、叙事手法极具特色
小说《呼啸山庄》的叙述方式很有特点。作者打破成规,创造性地采用了先倒叙后顺叙,顺叙、倒叙和插叙互相夹杂的叙述顺序,以及一两个叙述者为主,多个叙述者为辅的叙述模式。这是对传统小说叙事结构的大胆颠覆,却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作品的行文风格或多或少受到了英国十八世纪后期出现的“哥特式艺术”和十九世纪初期兴起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作者勇敢恣意地描述神秘主义、大胆丰富的想象和暴风骤雨般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是逆当时正统的文学潮流而行的,是相对奇特的,也是极为成功的。
毋庸置疑,作者由此大大增添了作品超凡脱俗的意味,也为作品所要表达的卓尔不群的价值倾向作了铺垫和强化。
二、主导思想是非功利性质的
无论从叙述语言的表达上,还是从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摹上,《呼啸山庄》都不具备较强的功利性,即不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和经验性。其主旨不在传达主观的普通的生活经验,不在着落于接连克服一个又一个阻碍、达到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的、一步又一步地不断前进,不在对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说教和品评,也不在为了提供榜样的激励力量,而在于精神生活本身。作品的语言精炼奇谲,从不将精力着落在名利来往、日常琐事的好坏得失上,而是将满腔热情挥洒在思想深度的开拓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之间的较量与配对之上,从而上演出一场精神生活的盛宴。
这一点亦使得《呼啸山庄》与同时期或年代相近的简?奥斯汀??伊迪丝?华顿等人的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呼啸山庄》大大超越了典型意义上的风俗小说,而置身于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二者之间的相较,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巨著《红楼梦》与代表古代白话传奇小说最高成就的《三言二拍》之间的对比。
前者在遣词造句、情节安排上便立意与众不同,能够运用最大胆的幻想、最精炼的语言收到最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能够做到以最惨烈的毁灭来造就最深刻的悲剧。
前者的骨子里富有创新意识和叛逆精神,能发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响,振聋发聩。《呼啸山庄》和《红楼梦》在这一点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满足于适应现实生活,更不会以降低高度、改变原则为代价来达到更好地适应现实的目的,不屑于粉饰太平,而是致力于揭发并进一步竭尽所能地改造令人不满的现实生活。这种美好的愿望十分真切而强烈,即使是处处碰壁、难以实现,作品宁愿沉迷于内心深处的想象世界,指向于虚无,也绝不与肮脏丑恶的现实一面同流合污。
前者既然不屑于仅仅描绘这个人人都能体会得到的现实世界,不屑于与时人为伍,颇有些“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味道,自然不能立即引起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共鸣和认可。比如《红楼梦》曾一度被视为禁书和邪书。《呼啸山庄》也曾得到这样严厉苛刻的批评:“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该叫《枯萎山庄》才对。”“奉劝诸君,阅读《简?爱》吧,把《呼啸山庄》烧了吧。”“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
直到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以后,小说前瞻性的思想和迥异的强烈风格才逐渐得到了文学评论家和广大读者的推崇和喜爱,从而名至实归地跻身于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之列。“艾米莉的天才比夏洛蒂更高,她是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英国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在《豪渥斯墓园》中这样凭吊艾米莉?勃朗特:“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人可与之比拟的。”而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毛姆在向读者介绍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时选了英国小说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啸山庄》。
天才的女作家能够跳出日常生活中桩桩琐事的藩篱,以高瞻远瞩的敏锐目光、风雅的人文主义情怀来看待生活、理解生命,满怀激情地高唱爱情的颂歌、自由的礼赞。小说主人公所追求的信仰和作者是一致的,包括纯真热烈的爱情、自由奔放的思想、对生与死两大命题的执著拷问,甚至精神至上、唯美唯爱情主义而蔑视死亡,这其中反映出与现实标准的对立和对抗,而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渐激化,造成了小说的悲剧格局。
实际上,小说绝不满足于充当一部现实生活启示录的角色。对性灵对精神的膜拜造就了《呼啸山庄》惊世骇俗的辉煌成就,它已经远远超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