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典诗词教学中意境美
论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境美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我国产生了数不胜数的优秀诗人、词人,在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诗词佳作不胜枚举。这些诗篇、词作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不倾注着作者的生活阅历和感受。这些优秀作品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瑰丽的华章,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但诗词距离我们久远,对于今天的高中生来讲,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诗词的美,也无法提起对古诗词的兴趣。于是,古典诗词的教学也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硬骨头。
那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以何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度呢?我在自己中学语文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在思考这个问题。同时也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的意境美进行赏析研究成为了古典诗词教学中有效的方式。
“古诗词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其次是鉴赏诗词的意境美。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景物之间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就是诗词的意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意境美是中国古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按王国维的分析,意境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称为“境余于意”,偏重于对景物的客观再现;一种称为“意余于境”,偏重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还有一种叫做“意、境两浑”,景物与情思、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达到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人间词话?附录》)优秀诗词中的意与境是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第三种。
好的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有如身临其境一般,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享受。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全家彻夜难眠,痛苦不堪,但诗人却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崇高的理想!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充??表现出作者对敌人蹂躏中原、杀戮人民而产生的深仇大恨,反映了作者蔑视强敌、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驰骋疆场的豪迈气势与英雄形象,饱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与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这些都给我们以苍凉悲壮、豁达豪放的美的感受。再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然自得的心情。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得缠绵悱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又显得何等悠闲自在。这类诗词都给我们以淡泊静谧、清新素雅、温婉柔美的感受。
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丰富的、感人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深入意境、尽情品味诗词蕴涵的意境美呢?
一、反复诵读作品,展开丰富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的诗境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在欣赏诗词作品时,我们要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文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真正进入到诗词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进而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王维的诗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山居秋暝》里,他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山中秋雨过后晴朗明净的月夜,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呀!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时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颜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批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正是通过想象在学生的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一副美好的画面,构建了一个宁静幽深的意境。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不仅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既然诗人是那样的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诗的意境之美,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诗人的心境。
二、品味揣摩意象,准确领悟意境
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从谈意境。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