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悲剧与忠臣挽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雄悲剧与忠臣挽歌

英雄的悲剧与忠臣的挽歌   浮生几度夕阳红,千古江山谁称功?萧瑟春秋叹世人:来也空,去也空。   上面的话,写尽了《七侠五义》的真髓所在。江山素来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为小,成全侠义的名声;为大,家、国、天下的雄心。可最终,也在后人一杯浊酒的嘘嘘中,消散而去。   《七侠五义》作为一部评书式的武侠小说,既不失武林豪情,也不少皇家威严,是一部将江湖气慨与皇权至上共融一体的小说,代表了一系列古代小说文化的特征:反抗,却跳不出封建时代君君、臣臣的圈子。“尊尊君为首、亲亲父为首”,尊卑伦理、等序高低,将英雄和忠臣们的侠骨仁心,最终化为了泡影。纵使心比天高,依旧如俗世浊流,随时间逝去了。最后,还是一出落寞的英雄悲剧,一曲萧瑟的忠臣挽歌。   《七侠五义》的故事构架无非也是出世、入世,入阁拜相,为国栋梁;阴谋、诡计,环环相扣,图谋造反???集结、合力,同生共死,封赏爵禄。典型的封建小说,塑造了一堆英雄和忠臣:包拯、公孙策、开封四卫、南侠北侠、五鼠、丁氏双雄,还有很多颇有义气的人,也记不清了。其中有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白玉堂、包拯。   白玉堂,五鼠中排行老五,江湖诨号:锦毛鼠。他的出现是因为展昭弄了一个“御猫”的封号,颇令白玉堂不爽。于是有了白玉堂负气出走,五鼠闹东京的后文。最后,白玉堂作为开封府的一员,协助查案,最终因为自负,命丧八宝楼,成为了书中,唯一一位以身殉职的侠者。书中如此撰写,也与最后功成名就的其他好汉有了对比。白玉堂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不像古代的大侠,但却颇有几分时下“愤青”的风采,这也是他走上不归路的原因。   首先,白玉堂并不想显名于朝堂之上。他向来过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看谁不顺眼,拉过来就杀了。以其说有侠气,不如说有匪气。他与五鼠自来,叱啸山林,做的是无本买卖。台面上是正经生意人,台面下全是所谓的劫富济贫、打家劫舍。他不喜约束,但却因为义气,不得不留在了开封府。最终为了“忠义”,把命都献给了开封府。其次,白玉堂并不喜欢权威,甚至时时藐视权威。他在皇家的宗庙祠堂上题字,入宫盗宝。他能和朝廷的四品带刀护卫展昭相斗,却绝不愿低头认错。他能和包拯公事,不是因为包拯是好官,而是他觉得这些是为了百姓而做的事。最后,白玉堂死在了机关之下,这是英雄的耻辱。历来的英雄总希望大漠戈壁、放手一搏;总希望有旗鼓相当的对手;总希望有光明正大的比试。可世事很是残酷,大多数时间里,英雄的屈死,总与红颜薄命的昭示有着相似的轨迹。白玉堂毫无疑问是含恨而终的。   在《七侠五义》这样一部反映民情,力在清腐除奸的书中,白玉堂的性格和命运折射出古代面对贪官污吏时一种朴素的正义观念:杀之而后快。这与我们当下一些同志在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中的观念颇有雷同之处。总想一次性将腐败根除于当前,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中为什么要提倡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和引领,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朴素的正义观念。   明朝开国时,明太祖对官员腐败极其反感,采用了重典治国、重典治吏的套路,操控锦衣卫,针对官吏几乎可以说是一次从上至下的大清洗。其间,被凌迟、杖毙的官员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皇亲贵胄、开国功臣。明太祖以《大明律》、《明大诰》治天下、治官僚、治腐败,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激进的反腐败运动其手段不可谓不狠、方法不可谓不毒,作为皇帝其决心和气魄更是万中无一。在如此的雷霆手段下,官僚依旧贪腐成风,使明朝成为历史上最黑暗的官僚时代之一。如今,我们很多的同志也是一腔热血,在治腐的问题上恨不得变成飞檐走壁的大侠,将贪腐的官僚一一斩在剑下。贪一个杀一个,这种态度值得商榷,但方法就过头了。白玉堂就是“贪一个杀一个”这拨人中的翘楚,可结局一如大家所料,不但除恶未尽,却以身赴死。   反观最受大家喜爱的包拯,在《七侠五义》一书中,因为有了日审阳、夜断阴的传闻,颇有几分神话色彩。但就包拯本身而言,他并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当时封建时代一批有识之士,一个对贪腐极度憎恨的群体。虽然,骨子里面还是忠君的思想,但包拯本身已经被符号化,作为封建集权下一种能够发出声音的力量,而在封建历史中占据了一角。   在现在看来,包拯本身似乎是完美的,很难凭借《七侠五义》中演绎的故事找出包拯的缺点。很多人认为包拯唯一的缺点就是生在了封建时代,还是为巩固皇权作贡献。其实不然,包拯最大的缺憾是法律的道德化,人为拔高了法律的底线。法谚常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因为法律调整行为而不调整思想。包拯在执法中,对法律的运用并不如书中所见,全是对法律的严格遵守,而是体恤民情,酌情办理。这里面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包拯本身认识到当时的律法存在问题,因此在适用律法上,表面严格遵守,实质还是在听任道德行事。这在打龙袍、斩驸马中体现得很明显。律法本身留下了缺口――八议制度,可以完全保住皇亲国戚的命。但包拯很聪明,他知道当时律法的后台实质上是皇上,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