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经济史课件)第八讲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和 与周期波动.ppt

(中国经济史课件)第八讲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和 与周期波动.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史课件)第八讲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和 与周期波动.ppt

第八讲 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 一、人口的变动 人口的增长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人口增长的加速是近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缺乏系统的国民收入统计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史学家认为可以用人口增长的速度来衡量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国际比较研究 19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已经突破4亿;1850年为414689899人,世界全部人口估计约为11.71亿,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超过了35%。 1949年底时中国人口共计为54167万人 人地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1850—1949年间,中国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7‰,同期欧美和大洋洲地区人口年增长率为10‰,1872-1942年间日本人口年增长率为11‰。1850—1949年间的人口年增长率,也低于清中期100年(1750—1850年)的增长速度(6%)。 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820-1930)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820 40.57 32.23 8.34 1830 39.43 35.26 4.17 1840 39.53 35.02 4.51 1850 38.06 38.93 -0.87 1860 37.54 40.31 -2.77 1870 37.78 39.66 -1.88 1880 38.89 36.72 2.17 1890 39.83 34.22 5.61 1900 40.11 33.46 6.65 1910 40.88 31.40 9.48 1920 40.74 31.78 8.96 1930 41.17 30.64 10.53 资料来源:刘克自、黄国枢:《1400年以来大陆中国的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 二、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代表性研究: 巫宝三:1933年中国国民所得的调查 刘大中: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国民收入的估算 刘大中、叶孔嘉:《中国大陆经济: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1933-1959》 张仲礼:《19世纪80年代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粗略估计》 中国的GDP、人口及人均GDP 年份 GDP总量(百万1990G-K元) 人口(千人) 人均(1990G-K元) 1820 228600 381000 600 1850 247200 412000 600 1870 189740 358000 530 1890 205379 380000 540 1900 218154 400000 545 1913 241413 437140 552 1929 274090 487273 562 1936 303433 507959 597 1938 288653 513336 562 1950 244985 546815 448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三、中国与日本经济增长的比较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率 1880年代 1930年代 1880年代 1930年代 1880年代 1930年代 中国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10789 0.62 38.00 50.51 0.58 日本 18.08 149.95 4.32 38437 69240 1.18 47.04 216.56 3.10 中日两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和人均拥有量(1936年) 中国 日本 中国 日本 钢 产量(t) 414315 5223000 硫酸 产量(t) 5220 180700 人均(kg) 0.81 75.43 人均(kg) 0.01 2.60 生铁 产量(t) 809996 2008000 碱 产量(t) 66000 531000 人均(kg) 1.59 29.0 人均(kg) 0.13 7.66 煤 产量(t)41803000 电力 产量(百万度) 1724 27315 人均(kg) 78.12 604 人均(度) 3.38 394.49 水泥 产量(t) 421.596 4876000 棉纱 产量(t) 399260 673000 人均(kg) 0.83 70.42 人均(kg) 0.78 9.71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和消费需求的变动 一、国民收入分配变动的趋势 1、富有阶层的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明显缩小。 1887年时占全国人口2%的富有阶层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例高达21%,而1933年时占全国人口1%的最富有阶层的收入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4.7%,如果计算占全国人口6.5%的富有阶层(包括非农业区的上中户)的收入,也仅占全部国民收入的23.6%。 2、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的收入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