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接入机制的分析-analysis of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access mechanism.docx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接入机制的分析-analysis of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access mechanism.docx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接入机制的分析-analysis of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access mechanism

MRFCMultimediaResourceFunctionController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MRFPMediaResourceFunctionProcessor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NGNNextGenerationNetwork下一代网络P-CSCFProxy-CSCF代理CSCFPDFPolicyDecisionFunction策略决策功能PDPPolicyDecisionPointPacketDataProtocol策略决策点分组数据协议PSPacket-Switched分组交换PS-CNPacketSwitchedCoreNetwork分组交换核心网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RANRadioAccessNetwork无线接入网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RTCPRTPControlProtocolRTP控制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MGCFMediaGatewayControlFunction媒体网关控制功能NGNNextGenerationNetwork下一代网络P-CSCFProxy-CSCF代理CSCFPDFPolicyDecisionFunction策略决策功能PDPPolicyDecisionPointPacketDataProtocol策略决策点分组数据协议PSPacket-Switched分组交换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RANRadioAccessNetwork无线接入网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日期: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邮电大学研究办理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第一章绪论1.1IMS的提出下一代网络(NGN),目前一般定义为具有以下特点的分组网: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和承载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其主要思想就是,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按照统一的管理方式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并且能够融合目前的各种网络例如固话网络和移动网络等等,在实现网络融合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多种业务和服务。国际权威标准组织普遍将IMS(IPMultimedia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2]作为NGN网络融合以及业务和技术创新的核心标准。目前对于大规模商用部署而言,IMS技术本身已足够成熟。IMS不仅可以实现最初的VoIP业务,更重要的是IMS将更有效地对网络资源、用户资源及应用资源进行管理,增强网络的智能性,使用户可以跨越各种网络并使用多种终端,感受融合的通信方式。IMS由3GPP标准组织在R5版本的基础上提出,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R5版本主要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接入等特性;R7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定,要求IMS支持xDSL、cable等固定接入方式。在3GPP、TISPAN以及OMA等标准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发展,IMS技术的标准已经趋于成熟。同时,IMS的产业链也趋于完善,全球绝大多数知名设备厂商都具备IMS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目前,国外的运营商正在积极展开IMS部署,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商用。在中国,通信业务正在朝着融合的方向持续发展,同时,三网融合的快步推进,也对运营商融合多媒体业务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业务运营已经成为运营商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全业务运营中占得先机,三大运营商都相继展开了IMS的测试和部署,我国的IMS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2文章的结构和研究的内容IMS网络是基于SIP的全IP网络,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因为网络的接入过程与具体的接入方式无关,支持多种接入方式(UMTS、WLAN、WIMAX,固定接入等),而且各种用户终端都朝着开放的智能终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