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并确定自己写作模仿对象
寻找并确定自己写作模仿对象
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可以激发写作的灵感,这个灵感常表现为写作思路、写作语言、写作题材、写作主题、写作角度的启示。长期阅读某一个作家的作品,阅读一本有价值的刊物,并有意去模仿,这是写作的一个很好的起点。
首先,要确立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文体。确立文体主要是确立经典文体,即散文、诗歌、小说等。其中的散文主要包括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和叙事散文,小说也主要是小小说。每种文体以短小为佳。确立自己喜欢的文体时要超越以往的训练文体的局限,即不要去模仿四平八稳的所谓记叙文、议论文等,这些文体类型本不存在,是中学作文教学出于低起点训练的需要,而临时确立的文体;走出中学校园,这种文体就会遇到许多现实的尴尬。同时这种文体还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形成了一套作文的评判标准、审美标准,由于这个体系缺少科学性和文学的现实基础所以逐渐走向僵化封闭,从而成为一种学生八股,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因此,确立自己喜欢的文体主要是经典文体。另外确立文体时可以从最擅长的文体入手,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多副笔墨,因此开始时可以扬长避短,一种文体熟悉后,再以长带短,以长促短。
其次,确立并跟踪自己喜欢的作家。选择的作家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对某种文体公认有很深的造诣的,而不要单凭着道听途说的名声来确立。同时选择作家要注意文学审美标准的发展性,如同买服装一样,即使不跟流行,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标准。比如学习诗歌我们最好不要模仿胡适、郭沫若、徐志摩、田间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因为文学是发展的,当下的诗歌有当下的写法。小说的写法,也不要只盯着鲁迅、沈从文、莫泊桑、契诃夫等,因为小说的审美标准和创作方法也在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立足传统,关注现代;熟悉国内,兼顾国外。
第三,确立并跟踪自己喜欢的刊物。跟踪刊物很重要,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当下的写作审美方式、审美标准的走向,即知道当下的某类文章怎么写。诗歌如《星星诗刊》、《诗刊》、《散文诗世界》,散文如《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美文》、《中华散文》、《散文》等,小说如《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微型世界》等。也可以跟踪一些大刊物,如《收获》、《十月》、《萌芽》等,但这些刊物对一般的中学生来说不易模仿,只可感受其精神。
第四,扩大阅读视野,寻找新的模仿对象。由于我们的阅读视野有限,因此我们所知道的作家、作品很少,模仿的对象也很单一。我们要边写边读,不断打开新的阅读视界,发现新作家新作品,不断调整自己的模仿对象,而不要“从一而终”;但对于新涌现的作家,要有理性的判断,不要跟着炒作走,流行并不等于永久,不等于永恒。当下一些小作家也许很有名气,但写作上还很青涩,同时我们的审美经验也许会很稚嫩,需要在长期和大量的阅读中逐渐成熟。因此我们可以阅读一点相关评论,也可以请教一些老师和专家。最好是请教有写作经验的人。
第五,要关注有灵气的作家。作家的灵气是首先体现在语言和感觉上。好的作品一读就有一种迷人的感觉,现代如鲁迅、沈从文、老舍的作品,当代如余华、残雪、莫言的作品等。感觉往往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因此要关注作家的语言,作家的语言风格有很多种,如简洁洗练、幽默风趣、深刻独到、油滑老道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通过写作语言模仿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作家的灵气还体现在作品的构思和思想深度等方面。灵气能够激发创造力,模仿有灵气的作品不会使我们陷入写作灵感枯竭时的尴尬困境。
习作选登
家的疆域
李书
家,是一个让人只会日日感受、眷恋、体味却怎么也难下定论的概念。是船?是岸?是河床?或是港湾?家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这世上或许没有人愿意完全孤独,那是在荣耀、疲惫、沉默背后隐藏的冷若冰霜的矜持和尖锐。厌倦的喧嚣,无法躲避的孤寂无聊,低调压抑的状态里让人明晰地对空虚产生一种恐惧。我们急切地想回到家,那个能给予我们踏实的生命感觉的地方。那份踏实也许只是来源于那张日夜相伴的书桌。若是白天就让金色的阳光射进来,那种很纯粹很柔和的亮色会在情绪冰凉时暖和心田,将曾有的苦闷与无奈以慢慢灼烧的形式熔化、蒸发;若是在夜里就习惯性地铺开张纸,肆无忌惮地挥洒情绪化的千姿百态,在真我的自在空间里尽可以痛恨我的痛恨,崇拜我的崇拜,心灵找回原本的灵性与松弛。此时家是我的游乐场,仿佛有蓝的天,绿的草,我自在地雀跃驰骋,收获欢愉的沐浴,身心的舒适,和谐的宁静。
爱之万相,皆始于浪漫,归于平凡,它终究无法完全摆脱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父母曾经明知要面对平凡却依旧浪漫的结合,产生了我们和这个温馨的家。继而从未停止过的劳烦和唠叨便成了日常生活的伴奏曲。它的旋律舒缓得没有一点波澜,然而每一个音符的跳动却都积极而有催促感。那常常是对错误的批评,对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