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同步练习
《说“木叶”》同步练习
基础训练篇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勺 灼灼 大约 中药
B.陇 拉拢 垄亩 玲珑
C.遏 褐色 喝水 口渴
D.萧 排箫 潇洒 绡丝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传诵 钟爱 需要
B.留传 洗炼 精彩
C.景况 概念 清园
D.干躁 察觉 缠绵
3.填入下面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诗人们________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________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③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________,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A.好像 凭借 排除 B.似乎 凭借 排斥
C.似乎 凭藉 排斥 D.好像 凭藉 排除
4.下面一段话中,补出漏掉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诗人在什么地方才用“木”字呢①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②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③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④(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对下列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的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只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A.“这”前的句子是个复杂单句,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中国古代诗人们”。
B.“中国古代诗歌”属兼语成分。
C.“这只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是个插说成分。
D.这个长句是个复句,“这”前是一层,后面是一层。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庄、庾信、吴均都是南北朝诗人。
B.沈佺期、杜甫的诗中都用到过“木叶”这一概念。
C.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影响了历代诗人,他们从“木叶”这一意象中受到了许多启发,如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何翩翩”。
D.“木叶”与“树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二、阅读部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7.选文中出现了几个用木叶的作家亦或诗人,请再找几个他们的名句。
8.选段中说屈原开创了使用木叶的先河,有关屈原你是如何评价的?
9.诗人为何如此钟爱使用木叶二字,你能理解吗?
10.文段是全文说木叶的首段,作者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能力提高篇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钟爱??奥秘???????B.启发??钟爱??奥妙
C.启发??喜爱??奥秘???????D.启示??喜爱??奥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其因为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木叶”与“树叶”有了这么大的差别。
B.姚雪垠同志的宏伟创作计划及其老当益壮、埋头苦干的精神,使与会者无不受到教育和鼓舞。
C.在对这些问题作了一定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D.宁可将可写长篇的材料缩成短篇,决不可将短篇的材料拉成长篇。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7题。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案(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测试(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测试(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案(学生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案(教师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案.doc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连线题).doc VIP
- 长虹LED42C2000黑屏故障通病维修方法分享.doc
- 教科版(2025秋)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之连线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5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打印版.pdf VIP
-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4——连线题(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消防员心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汇编《哲学与文化》.docx
- 风力发电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规范-DB2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