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性习得,终身受益——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点滴思考.docVIP

以感性习得,终身受益——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点滴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感性习得,终身受益——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点滴思考

以感性习得,终身受益——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点滴思考-音乐论文 以感性习得,终身受益——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点滴思考 乔建中 [1]作者简介:乔建中(1941—),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定位 自1980年以来,音乐学界普遍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这个术语,而以往惯用的“民族音乐”也在继续使用。那么,“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在中国音乐学领域到底居于何种地位?学界在称谓上究竟应该做何种选择?则成为很多学者思考、关心的问题。例如,它是一个知识领域?还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知识系统?它是中国音乐庞大家族中的一个门类,还是后者的一个代称?它是音乐学研究的一个对象?还是一个独立的音乐学分支学科?如果承认它是一个学科,那么,它的学术目标(体系)、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工具体系)、观念、基本理论是什么?须知,概念与称谓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常常会影响某一学术领域的正常进展。此前,除了董维松先生明确指认并建议称它为“传统音乐学”以外,多数文论或教科书中仍然称它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等,这又是为什么?是它的学术研究真的还没有达到作为一个“学科”的要求?还是我们自己缺乏学术自信或没有“底气”,很坦然地把它提升到与史学、美学等完全对等的地位? 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之后,我们有责任正面对待这样一个十分严肃并且事关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究未来的大问题。 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究在半个多世纪中的突出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几代前辈学者的带领下,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整理、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一方面培养出一大批教学、科研人才,并形成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一方面,也涌现出一大批有质量、体现了中国经验和特色的教材和专著;第三,在以上两种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乐谱、音响和文字资料,成为当代中国音乐学者为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建设作出的一个宝贵的贡献。限于篇幅,这里不加详论。 三、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究存在的难题 我个人以为,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感性方式获得,同时,蕴含于各民族、各地区的各种民间音乐品种、体裁、曲目、谱式、唱奏方式、方法等又具有非常独特的本土色彩,必须下功夫全面占有资料,再一步步探幽发微,方能总结出某些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构出自身的理论体系。以往,无论在传统音乐知识获得方面,还是它内在规律的探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整体设计和把握上还存在某些较为突出的缺憾或者说“难题”。 难题是什么? 我们先不讲它的学科定位,仅以“知识领域”和“研究对象”加以论及,我也觉得存在下面的问题。 作为一个中国文化艺术特定的知识领域,中国传统音乐在数千年的传承中,确实是一个“自在”之物,在历史的风雨中,随生随灭,顺势而行,曲折艰难地步入20世纪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可以说,它主要是靠一代代民间艺术家的感性经验而生存成长的。因此,它的构成规律也就潜藏的很深,难以用简单的方式或较短的时间发掘提炼出其中的精奥,这恐怕是“中国传统音乐”这个特殊的研究对象给我们出的最大的难题。 四、改变传统音乐教学、科研现状的粗浅设想 有了这样的认识前提,我们就要在“整体把握”和“整体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就此,我个人的一点很粗浅的想法是,我们可否先设计建立起一个“中国传统音乐两极认知方案”,其中之一“极”是从感性、体验出发的“实践极”,另一“极”是进行体系化认知的“理论极”。建立这个认知“方案”的前提,必须是把两极间的“极距”尽量放大,让二者有宽阔的积累、思考、探讨、总结的空间。 概括而言,“实践极”其实就是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背、看、听。 所谓“背”,就是背记传统音乐品种中具有经典意义的名曲、名段;所谓“看”,就是观摩近三四十年以来出版的或未公开出版的各种传统音乐视频资料等;所谓“听”,就是听赏近30年来一些严肃的音像公司如台湾风潮公司、香港龙音公司、雨果公司以及中唱公司、个别私人音响公司出版的一批优秀的传统音乐名作制品(另如我所熟悉的上海半度雨棚公司的《苗》《侗族情歌》等)以及各位老师课堂教学或邀请民间传人作专题性讲座以及到课堂以外的现场去考察采录。 可以肯定,这一“极”是认知中国传统音乐的出发点,是未来从事教学、科研的根基,它基本以感性体验为主,附带某些必要的背景资料。这一“极”的认知主要在本科阶段进行。其教学内容可以分作两个两年进行。前两年所背、看、听的内容以全国性的民间乐种、体裁、曲目为主,后两年学生可以选择某一特殊的地方乐种作为专攻目标,但方法仍然是背、看、听。我习惯上称之为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最低文献”。就数量而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