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药结合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影响
针药结合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03-01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四氯化碳诱导形成肝纤维化模型,首次将针刺的治疗方法与药物姜黄素结合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探讨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其成果将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治疗策略,也将为临床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入点.方法:采用CCl4造模方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使用针刺太冲、期门、肝枢,以及电针足三里,联合姜黄素给药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单用针刺组、非穴位对照组、单用姜黄素给药组作用对照分别进行干预。造模干预结束后使用生化仪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LP、ALT、AST含量,并使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HA、LN、PCⅢ的含量。并且通过大鼠病理组织切片,观察针药结合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结果:针刺???、姜黄组、针药结合组均能有效的降低大鼠的肝纤维化指标,而相比单用针刺和单用姜黄素组,针药结合体现了明显的治疗优势。
【关键词】肝纤维化;姜黄素;针药结合;四氯化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药物与试剂:清洁级SD大鼠,上海斯莱克公司(许可证号:SCXK(沪)2007-0005)
姜黄素,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
CCl4,橄榄油,天津市北宏试剂厂
G6805-A型电针治疗仪,上海医疗仪器厂
半自动生化仪,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LISA试剂盒,上海朗顿生物技术中心
1.2 动物分组与造模 :清洁级SD大鼠70只,雄性,体重(200±20)g,给与标准的光照周期(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夜),室内温度(25℃)湿度(50±10)%,标准饲料,高压灭菌垫料和饮水,适应性饲养1星期。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2只、穴位针刺组12只、非穴位针刺组12只、姜黄素治疗组12只、穴位针刺联合姜黄素治疗组12只。
将CCl4制成50%橄榄油剂,按lml/kg体重在每只大鼠腹腔注射,第一周三次,第二周后每周二次,同时喂以10%的酒精饮料,共六周。除正常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外,余组均同步予以造模。
1.3 治疗方法: 穴位针刺组:前三周每周三次,后三周每周两次。固定大鼠,取双侧肝俞、太冲、期门、足三里穴(根据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研究会制定的“动物针灸穴位图谱”),以36号1寸美容针刺入约0.5寸,每穴行捻转补法1分钟,然后双足三里穴接通G一6805电针仪,采用连续波,强度以大鼠双后肢足趾轻微颤动为度,但能使动物不挣扎嘶叫,保持安静为度,通电刺激时间为10分钟。
非穴位针刺对照组:上述各穴向左侧平移0.5cm处,按穴位针刺组类似方式处理。
姜黄素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一周6日,灌胃给药姜黄素200mg/kg,共6周。
针药结合组:按上述方式同时给予针刺和姜黄素处理。
模型组:每日1次,一周6日,灌胃按姜黄素给药体积的生理盐水,共6周。以上各组治疗均与造模同步进行。
1.4 指标检测:治疗与造模结束后,将所有的大鼠通过颈总动脉取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使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谷草转氨酶(ALP)、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ST)含量,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
2 结果
2.1 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建立情况: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造模大鼠活动力较差,运动不积极,毛色欠光滑。正常对照组老鼠10只,存活率为100%;模型组12只,存活率100%;针刺组12只,死亡3只,存活率75%;非穴位针刺组12只,死亡1只,存活率92%;姜黄素治疗组12只,死亡1只,存活率92%;穴位针刺联合姜黄素治疗组12只,死亡2只,存活率83%。
肝脏肉眼观呈褐绿色或棕色,表面略呈细颗粒状。组织病理学,在实验早期,大鼠肝脏肝血窦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伴肝细胞灶性坏死,中期时肝细胞肿胀变性,空泡样改变,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造模6周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形成,假小叶形成,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加,肝实质结构紊乱.
2.2 针药结合对大鼠肝指数的影响:治疗与造模结束后,分离大鼠的肝组织并称重。结果显示:模型组肝指数较正常组都有明显的增加(P0.05),但从均数来看,针药结合组比其他各组均低。结果提示针刺、姜黄素、针药结合均对大鼠肝指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针药结合组优于单纯给予针刺、姜黄素组。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病理学的共同基础,而肝纤维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