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八廓街堆绣老艺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洛桑八廓街堆绣老艺人

洛桑八廓街堆绣老艺人   堆绣老艺人洛桑的家位于八廓街一个普通居民大院内。院内是一栋4层小楼,住了三四十户人家,洛桑老人住在第四层的东北角,这里既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坊。      辛劳童年练就一身绝技      洛桑老人今年75岁,17岁随父亲从日喀则来到拉萨,已经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四五十年。他说自己每天都是伴着八廓街商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剪剪贴贴、飞针走线,完成了-一幅幅堆绣作品。   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堆绣最初是由刺绣艺术发展而来的,它起源于唐朝,前身是丝绫堆绣,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说乾隆的母亲就曾亲自带领宫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这种工艺传人藏区后,被用于唐卡的制作,发展成一种新的唐卡门类――贴花唐卡。   所谓堆绣就是用各色棉布、绸、缎按照事先画好的蓝图,剪成各种图案形状,再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边。其工序有图案设计、剪裁、堆贴、绣制,个别图案部分上色等。以堆贴为主,绣制为辅。   堆绣又分为平剪堆绣和立体堆绣两种。平剪堆绣是将剪裁成的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白布上,再用彩线绣边。立体堆绣是在剪好的图案内垫上棉花或羊毛,使其凸起,然后再粘绣在布幔上,最后将堆绣好的不同形状的图案用绣缎连成一个巨幅画卷,构成一组完整的画面。所以立体堆绣比平面堆绣更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洛桑老人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堆绣。那时候西藏社会的基层组织不是居委会,而是行业协会,洛桑的父亲钦莫达瓦顿珠就是缝纫协会的一名成员。由于手艺精湛,父亲曾是九世班禅的御用堆绣师。   堆绣作品题材主要选择佛像、佛经和罗汉故事,供寺院悬挂或举行仪式时使用。堆绣艺人通常会被请到寺院,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明码标价,只要求寺院提供食宿就可以了。   洛桑在父亲身边一边帮忙,一边学艺。父亲告诉洛桑,学习堆绣要先修炼德行。做活儿的时候,质量最重要,不要怕费时间。   与普通刺绣不同,堆绣对色彩和比例有严格的规定。作品中每一部分的用色和结构比例都很固定,不可以随意发挥。为了更好地掌握堆绣技术,除了基础的针法,父亲还要求洛桑熟读藏传佛教工巧明中的《造像度量经》、《比例学》、《色彩学》、《轴化法》、《智者绘画法》、《物图与比例》等书籍。   “过去,除了寺院用于佛事活动外,很少有人能买得起一幅堆绣佛像来供奉。父亲无法单靠堆绣来维持生计,所以像不少同行一样,更多的时候。父亲是靠为人缝制衣服来养家糊口。”洛桑说。   对于做服装,洛桑更是父亲的得力助手,父亲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就和父亲分别去客人家里做。当时由于物价比较便宜,像洛桑这样的学徒工每天的工钱只有5钱,父亲每天的工钱也只有1两,买不一斤酥油。但是,就是在那样的岁月里,洛桑练就了一套飞针走线的绝活。如今,年已古稀的他依然可以灵活地做堆绣,给自己缝衣服,细细的银针捏在指尖仿佛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每一次下针,都是“胸中的丘壑,下‘针’如有神”。堆与绣的浮雕艺术   洛桑老人为人低调,尽管如此,如今登门请他做堆绣的仍络绎不绝。柱面幡是老人的拿手绝活,现有作品收藏在布达拉宫、小昭寺、哲蚌寺、直贡梯寺、罗布林卡内。柱面幡是一种悬挂于寺院殿堂内的装饰法物,主要挂在寺内正殿柱头上。它的高度随柱子而定,有的可长达数丈。   洛桑老人工作的案台上摆满了各色绸缎和丝线,他说堆绣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为主,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神态,讲究各色绸缎的搭配,粗犷中见细腻,点滴中见绝妙。色彩要鲜艳,对比要强烈,远看似刺绣,近观如浮雕,这才是一幅有价值的好作品。   洛桑告诉我们,制作堆绣是一个精细的活计,首先要在底布上绘出图案,然后按图案的设色选料剪裁,按整体构图一点一点地进行拼堆。大幅堆绣作品的起稿有着很大的难度,画师要根据造像度量计算,把一幅几百平方米的大画,分别画在数十张乃至成百张纸上,再逐一地制作拼贴,才能做到天衣无缝。   “以前人们制作堆绣时,都是一针一线地缝上去,这样制作出来的堆绣不怕折叠,而且保留的时间也很长。现在的艺人们为了省时省力,都采用白乳胶粘贴的方法,把剪好折叠好的布粘在勾描好的线条上,这样做出来的堆绣,一拿到内地就会因为天气闷热潮湿而造成损害、脱落和开胶。”洛桑说。   洛桑老人说他现在都是先用自制的糨糊把布片固定在画面上,然后再用针缝。自制的半强糊里有狗毛、藏药等纯天然成分,能起到防腐,增加黏合性的作用。   拉萨堆绣非常注重布料品质,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华美气质,选用的布料必须是纯蚕丝。因为真丝面料不但可以保证颜色的鲜艳和缝绣的效果,而且比其他的材料保存的时代更加久远。   近来,原材料稀缺是老人最头疼的问题。由于在西藏找不到纯正的丝绸,他就直接到杭州订货,宁可承担高昂的价格,也一定要保证每幅作品的品质。老人说中国的丝绸是最好的。   有了纯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