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

新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   【摘要】中学生对社会道德状况的判断如不加以教育和引导,将直接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的人和国际型的人。我们根据德性论原理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传统美德的培养为核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践证明这对于新时期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他们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 道德教育 发展环境 师生关系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必然冲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深思。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新时期特点、适合中学生特色、符合我校特色的德育之路。   1.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1.1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新建起了亭阁假山、楼道内的名人画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做到让每一个角落都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校园里的丁香园生机盎然,每到晚春芳香浓郁浓荫遮盖,学生在曲径通幽处中看书,总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心智,所以我校实行了班级文化巡展的活动,尤其强调了班级的布置,以创建温馨和谐的“家”的氛围为原则,体现各班特色,要求各班做到“六每”:每个班级有班训、每个教室有图书、每面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闪亮、每个窗前有绿色、每个展板都受益。这些自然风景和???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1.2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门口特设了两个果皮箱,果皮箱有熊猫吃竹笋、鲜艳的蘑菇等形状,天天擦得光亮如新,旁边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我们设立了温馨关怀牌,如:校门口你会看到“见到你真高兴”的问候牌;操场的一角你会看到“减速!注意安全”的关心牌等等。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3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