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课深度美和艺术美
语文课深度美和艺术美
教学目标:
1.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重点)
2.品味鲁迅杂文严谨生动的论证艺术,形象讽刺的语言艺术;(难点)
3.尊重、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冷静而不失开明地对待外来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学时数:一课时
【第一稿设计】
备课初期,我广泛吃进相关资料,本想博采众长,不想已有的成果似乎都在同一个逻辑层面,很不得劲。而且,思维反复在这个层面中纠缠盘绕,似乎失去了往下深挖的锐气。我所做的,只是整合、拼凑这些驳杂肤浅的东西,以自己的眼光,将课堂分割为四个步骤:
一、导入
前不久,一篇热辣评论在媒体、网络上引起关注:《鲁迅走了,小沈阳来了》,针对的是近年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逐步剔除鲁迅作品的现象。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鲁迅先生是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面对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这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
有必要再看看当年鲁迅先生谈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杂文《拿来主义》。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集体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为了写“拿来主义”,还写了哪些主义?请用简洁的文字或图示标示行文思路。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送来主义
三、文本研习,理解内容
研讨拿来主义的态度,理清比喻论证的内涵
占有(先破后立:孱头、昏蛋、废物)
挑选(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
创新(“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
四、揣摩欣赏
1.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总结论证艺术
先破后立,直戳真相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2.欣赏语言艺术
(1)比较,推敲原文好在哪里?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闭关锁国),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被枪炮打破了大门(鸦片战争)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填空,推敲用词之妙。
还有几位“大师”们 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 过去,叫作“_______”。……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___了。
五、思考与写作
你认为我们当下是要留住鲁???,还是欢迎小沈阳?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并把你们的想法写成一篇小短文。
教学反思:
一、导语较能吸引学生,但这一现象更多指涉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取舍,有偏题倾向;且小沈阳和鲁迅先生没有可比性,课堂的价值取向应该斩钉截铁:唤回鲁迅,让小沈阳走开。思考与写作的题目没有讨论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步骤明显分割为“整体感知”、“文本研习”、“揣摩欣赏”、“思考写作”四大部分,虽然教学思路清晰,但戕害了课堂浑然一体、流转自如的生命活力,筋骨太露。并且,教师的主体意识太强,完全以教师自我的预设把控课堂,置学生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三、对课文的解读,仅停留于理解的层面,缺少深度的内涵美:写法、思想两方面都没有挖掘到位。对鲁迅杂文的魅力只是浮光掠影的概念性介绍,学生体会不深刻。
【第二稿设计】:
导入:鲁迅与杂文
鲁迅先生在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大部分时间和心血于杂文创作。为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他笔耕不辍,共创作了16本杂文集。
他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杂文短小灵活的自由体式,能够让作者直接迅速地介入社会事变,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大愤怒、大憎恶、大轻蔑与大欢喜。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
二、问题导学: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统计归类,课堂主要解决学生的三大问题,其它问题穿插解决。
1.鲁迅为什么要谈“拿来主义”?(15位同学问)
背景介绍
2.本文核心写“拿来主义”,作者却花将近一半的篇幅扯其它“主义”,是否偏题了?(18位同学问)
讨论总结:闭关主义:盲目排外――落后挨打
送去主义:一味媚外――祸延子孙
送来主义:用心险恶――侵略奴役
教师介绍:先破后立的论证艺术
3.如何理解“拿来主义”?(12位同学问)
研习比喻论证的内涵
三、揣摩鉴赏:论证艺术及语言艺术
同第一稿
四、思考与写作:
(一)运用“拿来主义”的精神,任选一种现象进行点评。
1.引进的日本动漫并非都是精品;
2.不少外国品牌选用中国名字,而中国制造却偏偏喜好挂上洋名。
(二)“拿来主义”今天已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普适性,请任选一两例(正反面皆可),思考评价,写一篇随笔。
教学反思:
一、问题从学生中来,效果确实不同凡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