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中产阶级生意与生活
中国中产阶级生意与生活
中产阶级叫得好听,其实大多数都是打工仔,薪俸是其主要甚至是惟一的经济来源。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其生意就是好好为老板打工,为老板服好务,以免老板一不高兴,“人才流动”,而落入新贫一族。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意,没有什么好谈的,倒是对于其生活,有一些有趣的话题,颇值得一叙。
曾经有一个国内的中产阶级到本阶级的大本营美国旅行,回来后以又酸又甜的笔触描摹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住在郊区,有一幢(分期付款)两间至四间卧室的房子,两三个孩子,一只狗,两部汽车(一部日本的、一部美国的,分期付款)。门前是修剪整齐的草坪。丈夫每天辛勤工作,妻子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拿薪水后马上开出15张以上的支票付账(房子、车、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分期付款的大件商品、5件信用卡的账单、孩子牙医的账单、医疗和人寿保险,或许还有看心理分析医生的账单,等等)。平时看电视脱口秀,周末借两盘录像带,边看边喝可口可乐、吃爆米花,每年圣诞节扎圣诞树,妻子和丈夫都在发胖。”
这样看起来,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惬意得了不的。但一位老资格的美国中产阶级给我们描摹的却是另一幅图景,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我们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老实巴交的父母、祖父母。
“多数美国中产阶级一月又一月用大量时间盘算那些消耗掉大部分收入的开销:联邦税、州税、地方税(这些税约占总收入30%以上,由于工作单位会自动替你扣税,薪水到手之前就已扣除),付分期付款买的车的月付款、医疗、家庭财产及汽车的保险费、汽油费,包括暖气、空调、水电等项的杂费、食品支出(该项通常占收入的15%)、始料未及的汽车维修与家用设备维修费,等等。”
对于美国的中产阶级,“这些每月的支出并非难事,难的是三件大事,努力成就这三件大事则成为了多数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特征:1、买房;2、供子女上大学;3、过体面的退休生活。的确,被广而称之的‘美国梦’的经济特征的核心,可以用这三大目标来概括(我常常感到‘梦’这个词是不准确的,因为要想使这个梦??为现实,需要的是长达几十年的艰辛劳动――这种努力倒可以称为‘美国式长征’)。由买房、供子女上大学、为晚年舒适生活打好基础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之重,仅从抽象概念上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因此我在此列出一些具体数字。今天,一户中产阶级的住宅,在全美一般地区(也就是说,不是在诸如纽约、旧金山这样房价昂贵的城市),价格在7.5万-20万美元,通常需要首付这笔款项的10-15%以及长达30年的每月分期付款,同时还要加上7-8%的利息。一般中产阶级家庭的第二大支出是子女上大学。教育方面的专家预计,对于2000年出生的孩子来说,将来在州立大学上四年大学要耗资18万美元,而在哈佛、斯坦福这样的私立大学上四年要耗资30万美元甚至更多(这一数字是按预计中的2018年的美元价值计算,包括学费、食宿和书费)。最后,对于今天处于中产阶级、夫妻双方工资为平均水平的夫妇来说,若想晚年的生活还能达到退休前有工作时的水准,他们几乎肯定需要用自己的储蓄来补充政府给老人提供的社会保险金。也就是说,很可能需要几十万美元的积蓄,从而得到足够利息的涓涓细流,补充其他方面的退休收入(如社会保险金与公司的退休金),从而使退休后的收入达到刚退休前的水平(恕我说句大实话,很多中产阶级美国人并不能完全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经济目标,因此在晚年就有令人操心的钱的问题,有时是小问题,有时是大问题。)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美国人是否在为这些目标存钱或投资,而是想说这些目标实际上决定了一个美国人的财富观。由于有这么巨额的支出在等着自己,美国中产阶级就无人觉得自己很富有;而要实现这些目标(至少是前两个),就很可能让一个美国人感到自己挺穷的。很清楚的一点是,这些费用在多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经济计划中占有突出地位。我想,这也解释了(至少是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中产阶级对钱的考虑与今天俄国的中产阶级大相径庭。”
需要说明的是,这位美国老先生曾在中国生活,并曾长期在俄罗斯生活,对中、俄的情况都非常了解。这位老先生上述一番话乃有感而发,因为他在俄罗斯的时候,发现俄罗斯新中产阶级整天都在忙着穿着打扮,忙着听音乐会,忙着计划旅游度假,忙着附庸风雅。“几周以后,我和我的俄国同事谈到如何度过就要到来的假期时,谈话使我的诸多印象得到了确认。那时正值10月,办公室中的话题转到了12月圣诞节的度假计划。一个接一个,10个俄国同事中的4个列出了他们的度假计划:埃及、墨西哥、马来西亚、美国……当时,对于他们的计划,我并未感到特别吃惊。当同样的话题出现在我的在美国国内的朋友当中时(比如,通过电子邮件交流),我得到的回答则是诸如:‘没什么特别计划’、‘去得克萨斯州爷爷奶奶家’、‘去威斯康新州的麦迪逊城’、‘去纽约’。于是我意识到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