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篇 章 冲突规范概述2 国际私法 .ppt
(二)行为能力 (一)一般问题的法律适用 1、一般观点与实践 (1)原则 属人法 (2)例外 不动产所在地法、侵权行为地法 (3)其他作法 该法律关系的准据法 (4)普遍倾向 属人法与行为地法相结合 189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第7条:外国人依其本国法为无能力或限制能力的人,而依德国法为有能力者,就其在德国所为之法律行为视为有能力。但本款规定,不适用于亲属法和继承法的法律行为及有关外国不动产的法律行为。 2、国语的观点 3、我国的规定 《民通》第143条: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定居地国法、unilateral /bilateral/alternative? 《民通意见》第180条: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本国法、行为地法 “本国法/定居国—有,我国法—没有”? 是对“定居地、行为地、法院地”的混用 181: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2009-36.中国籍人李某2008年随父母定居甲国,甲国法律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为21周岁。2009年7月李某19周岁,在其回国期间与国内某电脑软件公司签订了购买电脑软件的合同,合同分批履行。李某在部分履行合同后,以不符合甲国有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法律规定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某电脑软件公司即向我国法院起诉。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应适用甲国法律认定李某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B.应适用中国法律认定李某在中国的行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C.李某已在甲国定居,在中国所为行为应适用定居国法律 D.李某在甲国履行该合同的行为应适用甲国法律 《示范法》第67条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适用其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住地法。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进行法律行为,如依照其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住地法无行为能力或者仅有限制行为能力,而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行为能力的,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视其有行为能力,但关于婚姻家庭、继承以及处理不动产的法律行为除外。 后面三个法律行为地是哪里? 国语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本国法或住所地法。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特殊问题(declaration of interdiction)的法律适用 1、被宣告为“禁治产”的情形 Feeblemindedness Mental disordered a heavy drinker a druggie 2、禁治产宣告的管辖与准据法确定 (1)管辖 被宣告人所属国法院 居住地国法院 (2)准据法的确定 宣告地法 属人法 (3)国语的观点 保护弱方当事人权益原则 公共秩序、法律规避 第二节 法人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本国法的识别 二、住所地法的识别 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四、外国法人的认可 一、法人本国法的识别 (一)区分法人国籍的意义 (二)通说关于国籍的识别标准 国语的观点 (三)法人本国法识别的目的 二、法人住所地法的识别 (一)区分法人住所的意义 英美 法国 (一)本国法识别的原因和目的 积极冲突 消极冲突 Different purposes (二)国籍冲突产生的原因 (三)国籍冲突的解决(识别规则) (四)我国的规定 公法上,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采用血统主义。 《民通意见》第182条:有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181:Generally the civil capacity of the stateless person shall be applicable for the law of the nation of residence. In case of not settling down in one country, it shall be applicable for the law of the place of domicile. 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国籍法》第6条: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我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示范法》的规定 第59条:自然人国籍的取得和丧失,依该国籍产生疑问时所涉国家的法律确定。 第60条:自然人同时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外国国籍的,以该自然人的住所或者惯常居所为其本国法。自然人在其所有国籍所属国没有住所或者惯常居所的,以与该自然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所属国为其本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或者多重国籍。 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