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来“和尚”会念经访龚冬健
外来“和尚”会念经访龚冬健
“龚冬健!你唱得这么好我怎么不认识你!”这是1996年谭盾第一次听到龚东健的演唱时对他的评价,直到今天,似乎这句话依然适用于他。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最早一批出国发展的歌唱家,龚冬健过着像大多数外国歌唱家一样到处面试演出的生活,至今他已饰演过50多部歌剧和角色,唱遍了威尔第所有歌剧的主角,拿过10项国际重量级奖项。前不久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受邀出演《白蛇传》中的“法海”,还真就成了“外来的和尚”。12月6日,龚冬健将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此次音乐会,他放弃曾经唱过的歌剧,精心挑选经典艺术歌曲,转型为音乐会歌唱家。如勃拉姆斯《四首严肃歌曲》、《大江东去》等,唱了一辈子歌剧的他,仍存有最初那难解的艺术歌曲情结。
“偷懒”修得正果
“上世纪7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我是一个车床工人,三班倒很辛苦,也很无聊,我就不想上班,那个时候有很多上山下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看别人不上班搞音乐挺有意思的,我就尝试去跳舞,但水平没有达到脱产的地步。”那时候厂里有个小号没人吹,宣传队队长就让龚冬健学学看。强大的“偷懒”动力激励龚冬健天天早晨4点起床练习小号,不到半个月,龚冬健就能在他们业余宣传队里完整吹奏整部《红色娘子军》。厂里宣传队的指挥是江西省歌舞团的龚念华,她发现龚冬健的声音特别好,就把他带到家里来唱歌给男中音的丈夫听。“当时只会唱《国际歌》,结果越唱越低,高的还唱不上去,她先生就特兴奋说,你这低音很值钱,就把歌舞团里的几个男低音都叫来听,说你学唱歌吧。还给我约法三章:第一,再热都不能吃冰;第二,不能吃辣;第三,不能太早谈恋爱。”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后,龚冬健喜欢上了唱歌,经常在工人文化宫为大家演唱革命爱国歌曲。直到某天夜里,一个改变他一生的机遇从天而降。
三团争抢龚冬健,终因殊途不同归
“那是1975年,一天半夜,两个江西省音协的老同志到我们家,说把我编入江西省代表团参加全国独唱独奏调演,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去了北京。”那次比赛后,作为参赛者中仅有的一、两名??人选手之一,龚冬健被中央乐团、中央广播乐团、总政军乐团三家一齐看中,“当时总政的一位领导在考试第二天,就亲自坐飞机把我从南昌调到了北京,另外两个乐团也来了,可他们坐的是火车,所以我又稀里糊涂地成了总政的独唱演员。”当时不满20岁的龚冬健,没有受过任何专业音乐教育,连五线谱都看不懂,面对身后那些看五线谱为自己伴奏的军乐团,龚冬健是既骄傲又心虚,于是他向团里提出要求到专业音乐院校进修。当时一位团里领导跟他说了句实在话:“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很少有分到像你这么好的位置,你现在就是等着创作组为你创作歌曲,一旦歌曲在全国流行开,你就成为名演员了。”然而龚冬健还是毅然选择去上海音乐学院进修。
在上海时龚冬健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旅美歌唱家斯义桂。刚回国的斯义桂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讲座,一直都学习革命歌曲的龚冬健在那堂讲座上认识了莫扎特、舒伯特……“他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把音乐比作花园,各种花色、各种味道都有,永远都学不完。他对音乐的介绍和解释把我领进了艺术歌曲的大门。”此后,他便开始跟随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育家周晓燕学习声乐。回到北京后,恰逢部队精简,他就离开部队考入中央歌剧院。同时跟随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育家黎信昌继续学习。作为男低音,演出歌剧的机会并不多的龚冬健变成了比赛专业户,1987年,龚冬健荣获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
患癌老师为其奔走,
只因不忍埋没人才
1987年的夏天,尼古拉?罗西?莱梅尼和夫人到中国,看了龚冬健的演出希望把他带回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无奈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随后的另一次机缘,龚冬健去了佐治亚州一个很小的音乐学院。当时他的老师是一位叫蓝丁的大都会退休女歌唱家,完全不懂英语的龚冬健常常让老太太着急上火,她就每天下课给龚冬健打电话复述上课内容,让他拿着笔和字典,听不懂的就拼给他,让他查字典搞清楚。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龚冬健已经能用英语简单交流。这时候,老师对他说:“你不属于这里,你是印第安纳的,你是茱莉亚的。”蓝丁身患癌症,子女也与她断绝了往来。龚冬健决定前往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时,蓝丁不放心他的英语,叫来她当医生的儿子开车送他们去面试。后来她的儿子告诉龚冬健,多年相互间没说过一句话的妈妈竟然哭着在电话里求他,说要他一定帮帮这个人,这个人一定要走。当时佐治亚的学校领导指责蓝丁,由于学校支付了龚冬健一年的奖学金,因此希望他能待满一年,并想要他为新礼堂的落成仪式演出。急脾气的蓝丁就跟学校吵架,说这个人一分钟都不能留,留他就是耽误了他。
台前幕后的最难忘
龚冬健回忆他最困难的戏就是威尔第的《纳布科》,其中大祭司的角色可以说是“男低音杀手”:音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