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致技法与深厚传统
精致技法与深厚传统
20多年前,我国民族器乐创作领域发生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变革。一批年轻有为的作曲家运用或参照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和崭新的思维方式,陆续为我国民族器乐形式写出了许多作品。其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不可忽视,所引起的反响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体裁、题材之广泛,形态、面貌之新颖,确实令人为之震撼,为之欣喜!
二十年如同历史瞬间,匆匆而过。该有许多值得回味和思考的余地了。关于二十多年来所产生的被称之为“新潮”的大量民族器乐作品,本人虽然听过不少,但是还没有可能全部欣赏到。两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我才知道青年作曲家郑冰也写有若干部二胡作品,并随之得到了一套正式出版的题为《二胡现代作品》的音响资料:四部二胡协奏曲和一部大型乐队协奏的《二泉映月》。作品分别由交响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朱晓生担任二胡演奏,阎惠昌担任指挥。欣赏之余,再次令人为之振奋。
郑冰是一位勤奋而多产的青年作曲家,写有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百余部。除了交响乐、交响组曲、舞剧音乐、电视剧音乐、杂技音乐、大型晚会专题音乐之外,尚有相当数量多种类型的民族器乐作品。其代表作品中包括四部大型二胡协奏曲和一部大型乐队协奏的《二泉映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两部二胡协奏曲运用了自由十二音技法同我国传统音乐元素相互交融的手段,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不打算用列举谱例并加以技术分析的方式来解释郑冰的作品,而是希望从欣赏者的角度,就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态和由此联想到的基本创作理念等方面,谈谈个人的感受和认识。
现代技法的人文思考
众所周知,严格意义上的“十二音序列”技法是勋伯格(包括豪尔等人)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为了“将无调性置于坚实的技术基础之上”并使之“有规可循”而确立的一种方法。但是,其“清规戒律”很快就被后来的许多作曲家们所突破了,比如被保持下来的“音序的动机作用”和调性因素等等。这是由于广义的人文观念在作曲家的理念中始终发挥作用的缘故。因而出现了“自由十二音”以???“非常自由的十二音”结构等更加宽泛的概念。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十二音方法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广泛的,虽然仍被人们看作是“纯技术”手段。
相信郑冰对此应是非常了解的。据我所知,他也是我国第一位采用自由十二音技法创作二胡协奏曲的青年作曲家。《第一二胡协奏曲》不仅显示出他成熟的现代技法功底,而且在将我国传统音乐元素同现代技法融会贯通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坚实而有效的成果。可以确信,他在运用现代技法的同时,当有着更多的人文思考。
《第一二胡协奏曲》整部作品的设计为对称式的拱型结构,作为一种结构的内在力量,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史上和表现民俗风情的民间绘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审美取向。该作品为奏鸣曲套曲,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呈示部――幻想性的慢板,第二乐章为展开部――戏剧性的快板,第三乐章为再现部――悲剧性的慢板。乐曲在时而飘忽游移时而铿锵有力的对比和展开过程中,似乎在娓娓诉说和赞叹着神州大地的子民们跨越遥远而恢弘的历史长河生存不息、奋斗不已的动人故事。二胡部分旋律线条的自然伸展、自由张弛和节奏自如的个性化语言,给予了演奏者以极大的表现空间;乐队协奏部分或虚幻、淡雅或闪电般的撞击以及连绵不断、隐伏增长着的巨大张力,围绕着作曲家所表达的意图,给听众以无比丰富的幻觉与想象。
第一乐章开始所描述的作为“降生”象征的“人们自遥远而宁静的远方走来”的意境,旋即就投入到“波浪翻滚、危机四伏”的大自然中去的生命洗礼,人们只是在梦幻中才企盼着美好与和平;第二乐章描绘了在阵阵紧锣密鼓的强烈节奏与二胡的长吁短叹所牵引出来的“战火弥漫的古战场”的惨烈景象,以及人们所自然萌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思考”和此时此刻“不可推卸的责任感”。该乐章还有突而闪现的从“山路上走过的娶亲队伍”的欢快场面,这是一种在虚幻的想象中具有强烈戏剧性反衬的艺术手段。戏剧性的反衬,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往往产生令人难以言状的悲怆感。继而在乐队的协奏下,二胡如泣如诉的音调又仿若在为无数的亡灵悲伤。随之,乐队惊天动地的音响表现了中华民族代代忠良、斗士英勇牺牲的壮烈场景。第三乐章首先呈现的是连绵战火后所留下的一片废墟,接着要阐述的是人类以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仍旧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与命运对抗,获得生存与繁衍,再度走向光明与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所有这些繁复的场景和连绵的思绪以及作品所企图表达的悠远与深沉、冲突与撞击、虚幻与梦境、壮烈与悲怆,均在音乐的自然流动和宣泄中表露无余,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沉思考。
《第一二胡协奏曲》曾获辽宁省交响乐作品评比一等奖;1990年在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大赛”中获得最高荣誉奖。
郑冰的成功并非偶然,其成熟的技术功力和全面的艺术素养特别是深层次的创作理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