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雕细刻艺术,质朴含蓄寓意
精雕细刻艺术,质朴含蓄寓意
内容摘要:天水山陕会馆位于秦州区的繁华地带,古有“一馆连六省”之称。会馆融合了中原及秦晋建筑艺术的精华,“三雕”艺术(石雕、木雕、砖雕)精美华丽,俯仰可见,美不胜收。陕省会馆门楼更是集砖雕之大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与独特的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及观赏价值。
关键词:砖雕、艺术、文化内涵
一、天水山陕会馆考略
天水山陕会馆,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解放路176号,始建于清初,是山西、陕西商人为作“祀神明而联桑梓”而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与一般山陕会馆不同的是,天水山陕会馆虽为一组建筑群,却设有两个门楼,门楣上各书“陕省会馆”和“山西会馆”。两会馆均为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式庭院空间,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而不同之处是陕省会馆门楼朝南,山西会馆的门楼朝东。2001年8月由于城市道路的扩建而对原有格局进行了部分改动,首先,陕省会馆门楼后移20余米,前殿也随之向后移动,占用了前殿和后殿的院落空间,从而造成两殿相距太近,极不协调,其次,将山西会馆原来坐北朝南的格局改变,即将前后两殿整体移动至会馆门楼轴线上,呈坐西朝东的布局,院落空间也大大缩减,再次,由于占地面积紧张,两会馆原有两侧的厢房建筑均被拆除,造成了院落空间格局的不完整。
天水山陕会馆现有建筑是民国18年(公元1929年)9月时修缮,2001年5月改建时做过加固维修。陕省会馆前殿为七架前后廊悬山建筑,后殿为七架前后廊硬山建筑;山西会馆前殿为六架卷棚勾连搭悬山建筑,后殿为六架前檐廊悬山建筑。现在的天水山陕会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会馆曾经的沧桑,不是馆内供奉的关公神灵,而是陕省会馆门楼的砖雕艺术,它精美的工艺、丰富的题材和质朴的寓意,让人叹为观止!
二,陕省会馆门楼砖雕手法和题材
天水山陕会馆的雕刻集中了中原及秦晋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雄伟,工艺精美,无木不雕,无石不刻”,尤其陕省会馆门楼的砖雕艺术之精湛,是国内其他清代商业会馆所不及。陕省会馆门楼坐落在三层台基上,为三开间牌楼???建筑,三段歇山式屋顶,正脊两侧饰龙形吻兽。门楼为砖仿木结构,檐下椽子、斗棋、额枋等构件一应俱全,正中书“陕省会馆”牌匾,下开拱券式门洞,两侧雕刻楹联一对。东西次间各被一突出的砖雕石柱分为两部分,宽的一侧开较小的拱券式门洞,门额上分别雕有“进鏊域”、“履暨明”题字。石柱顶端是攒尖楼阁形象,三扇拱门前均立有抱鼓石一对。
陕省会馆门楼的砖雕手法多采用浮雕、镂雕和圆雕,有强烈的层次感,会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迭次使用使得其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在人的视点与雕刻面的关系上,创造了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具有破时空限制的艺术形式,广泛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起位升降、光影处理等造成的视点错觉,达到了非常巧妙的艺术效果。陕省会馆门楼的砖雕题材除了常见的瑞兽和吉祥花卉外,还表现有建筑构件、栏杆花罩等。通过透雕技法,对形象和空间进行巧妙的处理,如栏杆和倒挂楣子上的柱头牡丹图案,十分传神,花瓣层层分开,循序渐进地通过减去废料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牡丹的美丽富贵,雕刻技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层层地推进,表现出了强烈的立体感。中国古建筑中独创性的建筑构件――斗棋,在门楼的砖雕中也精美再现,真实朴素的表现了地方“米字斗棋”做法,斗棋中的斗、棋、昂等构件,出挑、搭接如真实的组合一样。在瑞兽和花卉的雕刻中采用透雕技法,又运用了图案法的表现手段,以长构图为主,使动物在比例、造型上大小适中,生动形象,各具特色,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鲜明的空间感;雕刻的花卉比例适中,线条流畅,更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三,陕省会馆门楼砖雕的文化内涵
山陕会馆是集馆、庙、娱乐场所于一身的地方,是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的特殊结合体。是山陕商人为“叙乡谊、通商情、敬关公、崇宗义”而建立的场所,是山陕商人的精神家园,因此会馆的装饰处处都显示出与其功能相一致的装饰寓意。此外,由于天水地处南北交汇处,历史文化深厚,民居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这里仍然保留着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民居院落群。因此,山陕会馆受到天水民居建筑的影响,处处彰显着民居的雕饰文化,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陕省会馆门楼的砖雕就像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同时展现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1.商本位文化:颂扬“义”,讲究诚信,崇文重教。众所周知,关羽重情重义的情操是商人崇拜的楷模,陕省会馆不仅馆内供奉关羽神像,门楼东西门额上分别石雕额题“邀墼域…履劈嗣”,教化人们只要像关公那样忠义、诚信、就会步步高升。正门两侧赞颂关羽忠义精神的匾额:
义勇冠尘寰当年摧吴挫魏丹心耿耿绵汗怍庙貌崇关陇群生蒙麻托庇馨香世世报神恩
此外,还将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