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开发区中镇江突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起”开发区中镇江突围

“后起”开发区中镇江突围   中国的开发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较为密集和令人瞩目,尤其在苏南地区的沪宁线上,昆山、苏州、无锡、江阴……几乎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家国家级开发区,它们早已成为展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集中高地”。然而就在这圈耀眼光环之中,稍显黯淡的镇江新区在倒逼压力下,在最近几年走过的路却非同寻常。   除了大兴土木,镇江新区更有领导更迭、机构改革、公车改革等一系列动作,通过这些,它在全国开发区中狂飙突进前25名,似乎可以作为国内大部分“后起”开发区的一个参考。   著名学者温铁军在不久前的新书《解读苏南》中说,“老苏南模式是强政府主导下的,比较典型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故我们在此抛砖引玉――镇江新区能否作为一个“后起”开发区的突围样本,它走的是老路还是新路?      “不是全国20强,都不好出来给人打招呼!”   可能很多人对镇江新区并不熟悉,纵然它即将迎来20周岁的生日。这里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是黄花岗起义总指挥赵声的故乡,更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高档铜版纸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工程塑料粒子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基地。不久前,又多了一个让当地人颇为自豪的第一:国内物联网领域最大的云计算平台。   相对于镇江新区在苏州、昆山、无锡这些苏南明星开发区中显得寂寞,镇江市更好不到哪里去。不光是在苏南5市中,镇江市各项指标几乎垫底,就是在长三角核心16个城市中,镇江也是排在倒数几名,甚至边缘化于江阴、张家港、常熟等县级市。“现在若不是全国10强、20强,都不好出来给人打招呼!”无锡市委宣传部一名干部如是说。   镇江新区刚开始走的是密集型产业和规模化工业化的道路,并形成了以重化和造纸等传统、单一产业为主导的结构,和苏州、无锡等开发区科技立区的模式眼看就要渐行渐远,后继更是乏力,“每次在省里开会,我们都很没面子。”镇江新区干部王燕(化名)如是说。   公允地说,镇江新区从成立开始,就有别于苏南其他地方的开发区,首先就是政策的区别。王燕对记者表示,直接拿来比是不公平的:“他们起点太高!苏州、???锡和常州的开发区几乎是从1992年一成立起就是国家级的,而长期以来,镇江新区不过是一个省级开发区,再加上地域劣势,这叫我们怎么去和别人竞争?”   但这套说法在镇江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平那里却行不通。      “李小平是个疯子。”   李小平是常州人,来镇江新区出任一把手前,做过常州下辖的曾被誉为“华夏第二县”的武进市最后一任市长,也是武进改区后的第一任区长。不少镇江新区干部在李小平来之前知道他,是因为“他在武进搞科教城就‘惊动’过中央”,显然镇江新区正需要他这种“发达地区”来的主政者。他的到来,也被镇江新区不少官员视为是一场机遇和压力的挑战。   首先是干部待遇提高了。据记者了解,镇江新区公务员的收入基本上是镇江其他区市的两倍多。“但活也多啊,尤其在新一轮的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机关部门从22个压缩至12个,机关科级领导职数从76个减少到43个,工作人员从305人精简至188人。”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桂祈亮表示,“别光看这里工资高,镇江新区公务员工作量,几乎是镇江其他区市的3倍。”   镇江新区的不少干部都还记得,李小平在2009年刚调任这里时,镇江新区前一年的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才15.2%。他在一次领导干部大会上狠狠地发了火,直指镇江新区大小官员的观念需要立即扭转,组织人马加班加点调研,提出了“向东看、加油干、勇挑担”的口号。于是,一场大变革在3年间,如火如荼地被拉开。   甚至连镇江新区管委会的保洁员王大妈都发现,“那些‘当官的’开始吃住在单位了,经常是晚上八九点还亮着灯。甚至在周末,这里的食堂中午也和平常一样闹热。”   镇江新区城乡建设局局长蒋峻青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已是晚上7点39分,他表示:“这3年来,新区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科级干部以上的都是‘周六一定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一定’。”   “那一般工作人员呢?”记者追问。   “我们没有硬性要求。”   像蒋峻青这种级别的干部基本上只休息周日下午半天。但领导都来加班了,底下科员们还“敢”不来?由于打破了过去相对闲散的工作节奏,干部中开始悄悄流传,“李小平是个不要命的疯子”。   为了降低行政成本,镇江新区在人事机构改革后又出重拳,率先推出了公车改革。现在除了管委会几名领导外,所有官员一律取消了公车,取而代之是按级别、职务需求而评定的车贴。   镇江新区科技新城管委会副书记曹卫华认为,镇江新区的车改,具有特殊意义:“这里离市区接近30公里,不少干部的家都住在城里,一半以上没有私家车,车改压力可想而知。但从实践看,车改是一步好棋。”据统计,镇江新区机关车辆运行费用在车改后第一年,也就是201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