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令苏轼“执笔辄罢”一篇文章
令苏轼“执笔辄罢”一篇文章
对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苏轼有一饶有趣味的评论:“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跋退之送李愿序》)唐文压卷之作这一高度评价,后人亦有赞同者。清代吕留良、吕葆中评曰:“浑然天成,不见斤斧之迹。昔人谓唐无文章,唯此而已,殆为叹绝。”(《晚村精选八大家古文》卷一)“且放教退之独步”,此语“大言”欺人,有一种自我调侃的味道。细细品味,苏轼的评论包孕这样的意思:多次面对送人归山的类似情境,苏轼欲作赠序,然“眼前有景道不得”,韩文一篇在上头,苏轼多次欲行仿作,终力所不逮,“执笔辄罢”。
笔者诵读此文,常常掩卷沉思。一篇四百余字的短什,何以独步有唐一代,令文章圣手苏轼也望而却步自愧不如?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苏轼欲“效此作一篇”,无疑是因为韩文具有极其鲜明令人心醉的特色。不独为赠序之佳作,亦为韩文之精品。而这种特色令苏轼感到欲行超越,每每下笔踌躇。具体说来,韩文的下列特点是苏轼“愿效此作一篇”的直接诱因。
构思独出蹊径。序是古代散文一种文体,为的是送朋友远行,临别说几句安慰、勉励的话语。韩愈之赠序,因人变化,不拘泥于一定格式。此文四百余字,写作者的话仅七十余字,却用了三百多字记述李愿一番言论。此其一。其实,并非李愿真有这番言论,这是作者运用虚托手法,借行者之口,表达送者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运用虚托手法是本文最奇特之处。在“愿之言曰”一大段文字中,作者浓墨重彩描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写出他们对人生和仕途的不同态度。这样构思,既将得意和不得意的小人骂得痛快淋漓,表面上又显得这些骂辞是出自李愿之口。此其二。赠序采用此种写法,可谓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诗文相得益彰。《送李愿归盘谷序》是熔《诗》、《骚》、赋和骈体文于一炉的代表作。“只前数语写盘谷,后一歌咏盘谷,别是一格。”(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前部分是散文,后部分为韵文。韵文歌辞前一半用《诗经》句式,后一半则用《???辞》句式,《诗》《骚》合璧,巧妙对接。歌词与前面的文字虽有简繁显隐之分,意思却紧密关联。大体上,前七句与文中开始一段的意思一致,是说盘谷可隐。中间八句与“愿之言”大段文字照应,是说归隐之因。末尾三句,声称自己亦欲“从子于盘”,乃是文中“闻其言而壮之”一语的生发,也含有劝李愿终身归隐之意。诗文紧密配合,相得益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语言骈散相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其实也是集八代之成。韩文常常吸收骈文的许多优点,骈、散交错使用,造成一种抑扬顿挫而又富有辞采的格调,既有六朝文的富丽,又有秦汉文的舒卷。《送李愿归盘谷序》句式骈散错落,造辞生动奇警,间亦用韵,铿锵有力,毫无板滞之碍,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这是从文章形式的角度讨论问题。一篇赠序,如此不同寻常的特色令苏轼倾慕不已,欲效而作不难理解。仅从形式角度看,依凭苏轼的才力,达到韩文的佳处妙处,似乎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苏轼欲仿作终罢作的原因当不在此。考察韩文内容,粗略比较唐宋政冶、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许可以窥见苏轼敛手的原因。韩文内容上具有如下特点。
揭露入木三分。吴楚材、吴调侯评韩文内容:“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形容闲居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人,都结在‘人贤不肖何如也’一句上。”(《古文观止》卷八)得意人为“用力于当世者”,这种人重权在握,飞扬跋扈,凭个人喜怒论赏行罚。出则“武夫前呵,从者塞途”,入则清客满堂,谀词盈耳,内则姬妾成群,荒淫腐化。这种人名为“大丈夫”,其实是残贼国家的权臣。“奔走伺候人”为干谒者。这种人不择手段,奴颜婢膝,人格丧尽。作者特别传神地描绘了他们“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的种种丑态。“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见出他们卑污的灵魂。文章描写三种人,极力形容,各具情状。“丹青笔也,形容如画图。”(程端礼《昌黎文式》卷二前集下卷)勾勒官场得意者的炙手可热,“奔走伺候人”的颜面丧尽,极富穿透力,可谓入木三分。
主旨深藏不露。这篇赠序,有很多言外之意,藏而不露,主旨不是一眼即可看出。歌颂隐者僻居山林之乐,是一层意思。讥刺权贵炙手可热,是一层意思。嘲讽幕僚厚颜无耻,是一层意思。但这些都是流于表面、易于读出的。通过李愿之口,强调穷通有命,宣传明哲保身,应属文章另一层意思。然而仍非作者立意的主旨。作者真正的用心所在,显现在李愿之言中。那“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的“大丈夫”,其当权得势和荒淫享乐的日子一般是不会长久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达官贵人因胡作非为而招致的飞来横祸,是中唐时期经常出现的社会现实。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李愿才感而慨之:“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以免“触刑辟而诛戮”。这一类的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作业操作证 制冷与空调运行操作作业 实操培训.pdf VIP
- CL01实验室内审检查记录表.pdf VIP
- 幼儿园:实习心得.docx VIP
- (高清版)DB52∕T 895-2014 混凝土砌块用轻质配砖.pdf VIP
- BS EN 10025-6-2004第6部分:技术交付条件用于高屈服强度的扁平产品淬火和结构钢回火的条件.pdf VIP
- 2025法律职业伦理历年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40篇短文搞定高考英语3500单词(回顾巩固用).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2025 公司招聘简章(模板).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